《超級女聲》總決賽正式表演還沒開始,方傑就先說了一段脫口秀,讓坐滿6萬人的江城體育中心成為了歡樂的海洋。
這就很操蛋。
剛才上臺發言的幾個領導,此刻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方傑的這種行為,也get不到其中的笑點,完全無法理解觀眾們為何如此happy。
這不奇怪,領導們日理萬機,平常哪裡會收看《超級女聲》這種平民節目,自然無法理解方傑為什麼能憑藉一兩句話就能製造出笑果,這次他們是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才來與民同樂的,結果民是樂了,卻沒有與之同樂,這就有點尷尬。
這就像前世的郭老師,只往臺上一站,大家就覺得樂,那是一種積累,一種長久以來形成的幽默氣質和觀感,如果不瞭解他的過往,沒聽過他的相聲,自然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可樂的。
好在領導們的這種尷尬只是一閃即逝,此時方傑已經宣佈總決賽正式開始,舞臺上已經響起了旋律,此前進入32強的選手們,依次走上舞臺,一人一句唱響了《想唱就唱》。
《想唱就唱》這首歌經過這幾個月的宣傳推廣,已經家喻戶曉,是人不是人的都能哼唱上兩句,而且每次節目開始前必然會唱響,已經成了《超級女聲》的保留曲目。
因此看到節目開始,看臺上的觀眾們先是一陣歡呼雀躍,然後全場也跟著音樂一起來了一場大合唱。
電視直播鏡頭掃過之處,現場每一位觀眾臉上都帶著歡快興奮的笑容,所有人都在揮舞著主辦方贈送的熒光棒齊聲合唱,場面極為壯觀,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既羨慕又震撼。
一曲唱罷,伴隨著全場觀眾們的沸騰之聲,無數煙花從舞臺和看臺四周騰空而起,在半空中開出五顏六色的火花,照亮了整座體育中心,再一次彰顯了總決賽的大場面和大排面。
這場總決賽,或者說這場晚會,光是買菸花的錢就用了300萬,計劃是開場燒掉一半,收尾燒掉剩下的一半,因此可以想象一下此刻是一副什麼樣的情形。
方傑是個完美主義者,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超級女聲》是他做的第一檔綜藝,自然要盡善盡美。
還有更深層面的考量是,除了網路遊戲,綜藝也是對國外進行文化輸出的主要文化產品之一,而《超級女聲》這檔節目,則將是首檔輸出國外的綜藝節目!
方傑可沒時間親自連續做幾季節目,靠節目口碑慢慢打響海外知名度,他只是打個樣,讓這第一季《超級女聲》直接成為王炸輸出到國外,尤其是包括韓國在內的東南亞地區,將是未來文化輸出的主戰場!
所以節目必須要高大上,不能只跟國內比,而是無論內容、質量、口碑、規模、排場,都要全面超過東南亞各國當下的綜藝節目,硬生生地殺出一條血路出來,立起一面響噹噹的綜藝旗幟,打造成一個知名的綜藝品牌!
這些考量他沒有跟任何人說,因為說了別人也不懂,懂了也不會信,信了也沒勇氣做,做也不一定能做到,還不如省點力氣,自行其事。
節目以合唱開場後,主持人上臺,透過舞臺大螢幕播放的影片,簡單地回顧了一下《超女》這個節目從籌備到海選、預選,最後到決賽階段的過程,然後介紹了今天總決賽的評比規則。
總決賽的規則很簡單,就是透過三輪競演表現,由現場+場外的觀眾在節目期間實時投票,選出冠亞季軍。
至於專業評委什麼的,對不起,這會兒就別談什麼專業不專業的了,這是全民節目,你們雖然能代表專業,卻代表不了廣大觀眾們的喜好和超女精神,所以今晚你們還是靠邊站吧,別耽誤咱賺票錢。
第一輪競演,三強選手各自選唱一首歌,但有主題:紅歌。
嗯,在當下這個時代,政治正確性很重要,那些情情愛愛的歌曲甚至現在很流行的國風歌曲,只有年輕人喜歡。
但要知道,電視機前絕大多數觀眾都不是年輕人,而是方萬興這一代人,他們從小就是聽紅歌長大的,人人都會唱紅歌,而且水平都還挺不錯,選手們紅歌唱的好不好,他們一聽就知道,這類歌曲更符合他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也更有共鳴。
關鍵是這一代人目前還正年富力強,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而且又沒經歷過計劃生育,可謂是人多勢眾,更可怕的是還財務自由,手機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上,對選票起著決定性作用。
換句話說,這輪紅歌演唱,選票權重很大,可能很大程度決定了比賽的結果。
當然,這樣的安排,也是方傑搞文化輸出的一部分,只不過大家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罷了。
第一個上臺的是張少涵,選唱了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雖說唱的還達不到藝術家級水準,但聽上去也還不錯,沒啥大毛病。
李晴第二個上臺,唱的是《十送紅軍》,同樣也馬馬虎虎,就是情感表達有點不對頭,本來是惜別之情,被她唱得聽著有點可愛,不過這也沒辦法,才18歲的小姑娘,沒唱成甜歌就不錯了。
所謂沒對比就沒傷害。
第三個上臺的央吉卓瑪唱了一首《北京的金山上》,其獨有的藏族唱腔和極具天賦的嗓音,完美地演繹了這首歌,直接就把前面兩位給比下去了。
臺下正關注著後臺資料的方傑,一看到央吉卓瑪那飆升的票數,就知道自己的父輩們開始發力了,也知道總決賽幾乎沒什麼懸念了。
不過,比賽結果他並不關心,誰拿冠軍都一樣,關鍵是要把節目作出效果,吸引海外觀眾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