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鐵騎越來越近了。
這一次不是輕騎的奔走騷擾,而是意圖必其功於一役的全力衝擊!在姜維和所有將士們的眼中,黑壓壓的曹軍人馬彷彿鋪天蓋地。而己方的佇列,就像是大海中的礁石或起伏扁舟,很快就要被洶湧的海浪摧毀了!
九十步了!
這是連弩的最大有效射程。其實如果考慮到曹軍甲騎的防禦力,應該把他們放到七十步或者五十步更好,就像此前幾次擊退曹軍時那樣。
但姜維沒法等了。曹軍鐵騎如風如雷而來,二十步三十步的距離,只消幾個呼吸;而再晚一瞬間發箭,己方將士計程車氣,就要維持不住!
姜維猛然揮劍前指:“放箭!”
所有的弓弩手同時行動,這種時候根本不需要瞄準,只消向天發射弩矢,弩矢划著弧線墜落的時候,壓根就沒有落空的可能。曹軍騎士們衝在最前的一批,像是衝上沙灘的浪頭那樣,瞬間消失不見,可後面不計其數的黑甲騎士策騎越過倒地的同,就像是平地湧起的黑色浪潮,仍然層層疊疊而來!
這樣的衝擊勢頭,己方根本等不到十矢發射完畢,三矢或者四矢的時間裡,兩軍就要短兵相接!
不需要姜維再指揮了,有弩手直接拋下尚未射擊完畢的連弩,從腰間抽出繯首刀或者鐵斧之類副手武器。
姜維也不再指揮射擊,只縱聲狂吼。“頂住!頂住!誓死不退!”
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後方的中軍本陣所在,鼓聲音調忽然一變。
過去大半年的訓練裡,不止是姜維,羽林營自上而下每一名將士,聽著鼓點聲都能下意識地完整戰術動作。自從今日戰鬥開始,中軍方向的鼓聲就沒有停過。鼓聲沉穩而有規律,具體的鼓點,始終都是要求姜維的羽林營結密集橫陣,穩守不動。
直到這時候。
鼓聲忽然變了,而其中的蘊意,竟然是要求化大陣為小陣,分散佇列?
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什麼意思?
這仗還能不能打了?
瞬間有太多的疑問,不管不顧地衝進姜維的腦海。但許久艱苦訓練的成果,早就已經深深地烙在了每一個人的腦海,使姜維和將士們沒有半點猶豫,也沒有半點違命令的念頭。
幾乎與鼓聲變調同時,羽林營兩千餘人聞聲而動。橫向的大陣眨眼間分成五個五百人的方陣。再下個瞬間,五百人的方陣彷彿鮮花綻放,又如雨消雲散,眨迅速分散成了二十五個百人上下的緊湊小陣。
從曹軍鐵騎的方向看去,原本堅固如鋼鐵長堤的漢軍陣列,忽然化作了沙礫一般散開,在比原先更加開闊的區域內,又凝結成了數十個細碎的小型礁石。
這些彼此分散的小塊礁石根本無以阻攔大浪。而它們本身,又根本不值得鐵騎駐足停留。畢竟曹軍的目標,始終都是處在後陣大旗下的諸葛亮!
說時遲,那時快,容不得思忖考慮,曹軍鐵騎就沿著小陣之間的寬闊通路,猛衝了進去。
姜維半蹲在地,處在一個百人小陣的掩護之下。
百人之中,刀盾手應有四十。但因此前戰損,這會兒只得三十二人,三十二人或平端、或高舉盾牌,分在八面。而垓心處的弩手和長槍手們擠作一團。
此時成千上萬的曹軍如洪流自陣外狂湧,每個人都感覺地面在顫動,喊殺聲撕破了空氣。透過盾牌的縫隙,眼前只見到無窮無盡的虎狼前後相繼而過。時不時有刀槍從盾牌間揮入,或者有箭矢從高處落下,立即將持盾計程車卒殺傷倒地。而後繼者立即撲過去,繼續舉著完好或破碎的盾牌,維持著這個看似堅固,其實風雨飄搖的小小軍陣。
外界震天徹地的噪音之下,軍陣內部竟然有些安靜之感。將士們誰也不說話,也沒有其它的動作。哪怕最勇敢計程車卒,這時候也不會貿然出戰,因為一旦冒頭出外,立即就會死。
這樣的局面,誰也沒有預料。彷彿所有人已經落入了絕境,又好像還有一些看不見的希望在。
有幾個將士稍稍露出彷徨失措的神色,姜維注意到了,於是提醒他們:“你們仔細聽!聽見了嗎?中軍那裡,鼓聲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