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接敵的是文四。
雷遠身為全軍主將,潛伏在距離敵軍十餘丈的位置已經算得冒險,但那是為了便於指揮,好歹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而文四這個領數百人的縣尉,竟頭頂著一團帶草的汙泥,直接趴在了道路邊緣的水潭裡。有好幾次,江東之兵踏出的腳步就貼著他的鼻尖!
聽到鼓聲響起的瞬間,文四帶著嘩啦啦地水花縱身躍起。
他今年已經四十二歲了,體力、精力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退,不能與數年前在雷遠麾下為悍卒時相比,但判斷力、技巧和勇氣,卻仍在巔峰,沒有一絲一毫的下滑!
他躍出的瞬間,就已經選中了目標。那是一名江東騎士,身著一套極精良的明光鎧,手中提著一柄馬戟。
江東戰馬稀少,眼前這三千人裡,成編制的騎隊不到五十騎,而能夠策馬行軍的,必定是軍中有地位的將校!
文四一個箭步衝到此人戰馬之前,揮刀便砍。
然而就在他的繯首刀高高舉起的時候,身後一蓬箭雨飛過,近距離射出的箭矢打在這騎士的兜鍪和甲葉上,發出噗噗的聲音穿透鐵葉,巨大的衝力使騎士後仰著從馬上落下,然後戰馬也因為中箭而暴躁跳動起來。
文四感覺到肋下發涼,似乎有幾支箭矢是貼著他身體和手臂間的縫隙穿過去,射中了敵將。這情形可太危險了,他頓時暴怒,待要回頭喝罵,眼前一名江東步卒殺來。
文四側身躲過刺來的長矛,左手抓著矛杆猛拽,想要靠近以後以刀劈砍。但那敵人大概是將校的親信部曲一類,身手非常敏捷。他藉著文四拉扯的力量,大步貼近到身前,同時扔掉長矛,拔出斜插在腰帶上的一柄短劍。
瞬間兩人呼吸相聞,這距離太近了,文四手裡的繯首刀砍不上勁。他連忙扔掉武器去拔自己的短刀,但這時敵人的短劍已經往他胸口連捅數下。
鏘鏘亂響之後,劍刃崩斷了。
文四是雷遠的舊部,而且是雷遠在秭歸安置下的整批士卒的首領。他的甲冑,是去年黃晅去樂鄉時,派遣專人配發下的精品,在胸口處有一整塊鍛打出的大型甲板,比江東將校所用的明光鎧甲板還要大得多。
此等甲板的弧度和硬度,或許不足以抵擋重武器的正面揮砍;但短距發力揮出的一把粗劣短劍,還算不上什麼考驗。
接著輪到文四,他用手裡的短刀對準敵人士卒的胸腹之間捅下去,然後如願聽到了慘叫,被濺出的鮮血噴了一臉。
視線被鮮血遮擋,可謂是戰爭上最危險的狀況之一。文四飛快地退後,一直到身邊左右都出現了邁步向前的同伴,然後擦乾淨面龐,再度向前。
這一次他很快殺穿了敵陣,身上中了兩刀,所幸都不算重傷。另外,他再次被糊了一臉的血,血液順著甲冑的間隙滲到了面板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
文四用力抹著臉,同時注意到,在他右側發起突擊的劉郃所部竟然更早陷陣,並且已經驅散了一支試圖結陣抵抗的敵軍,將整支江東部眾分割成兩段。
劉郃本人看起來根本就沒有直接參與廝殺,他揮動著長刀,呼喝著指揮部屬列隊,那刀上連一點血都沒沾。看劉郃的意思,是想帶人沿路向東直衝一次,而把較鬆散的西面半部留給蠻兵去解決。
文四與劉郃打過好幾次交道了,但文四一直覺得,劉郃就只是個鄉導而已,完全不明白雷將軍為何如此器重他。現在看來,此君不愧是在劉景升麾下效力的老資格軍官,指揮排程確有一手。
考慮到往西面去還有段豐所部和霍存的一支精騎等待包抄,文四立即決定轉向西面。協助沙摩柯的蠻兵隊伍殲滅那些已經鬆散不堪的敵人。
他當即拔足,沿路呼喊著己方部下們組成二三十人規模的小隊,以鬆散隊形席捲而去。
通常來說,戰場上要取得優勢,必須保持我專而敵分。但這並非不變的教條,特殊情況下,比如此刻敵人忽遭突襲,已經陣腳混亂的時候,大批小隊鋪開穿插,能夠使敵人感到四面接敵,從而誇大敵方的力量,喪失自身的鬥志。
文四的部屬們出色地達成了文四的目標。他們穿行在水澤、深草之間,不斷殺死著眼前的敵人,然後又迅速與同伴交替掩護推出安全距離。
他們的進攻和推卻,都會導致吳軍試圖重整的佇列愈來愈鬆散。所以文四沒過多久,就注意到了被許多部曲圍裹在垓心處的敵將謝旌。
謝旌顯然沒有預料到這樣的情形,他驚慌地四面探看,找到了一處位於官道北面、荊棘橫生的高坡。在他的指揮下,部曲們竭力向高坡靠攏,然後背靠著一片荊棘林,砍下荊棘,將一頭削尖了插進前方的地裡,形成一個簡單的柵欄。
看這架勢,大概是想稍稍守禦以後,找個合適的機會請降?
文四冷笑幾聲。可惜了,雷將軍說了,要謝旌的腦袋,還要儘快!
他嘬唇打了個唿哨,將部屬們重新聚集起來,先往高坡猛射了一陣箭矢,然後衝上高坡亂砍亂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