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知道,法正這麼說,定然是有些擔心諸葛亮親臨漢中以後,會侵奪他對關中之戰的謀劃權力,於是拍了拍法正的胳臂,和氣地道:“孝直,你儘快安排軍議,三五日內,我們要做好出兵的一切準備。”
法正興沖沖地躬身領命。
劉備揹著手,往廳堂裡折返。走了幾步,他皺起眉頭。
孔明在書信中說,荊襄和關中兩地,後繼都可能會有變數。所謂變數,倒不是指劉備本人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將親入秦川,關鍵還是在荊襄那邊。
在諸葛亮看來,荊襄的大勝固然是喜事,可一場洪水縱能摧破曹軍,卻並不能因此確認曹軍喪失了戰鬥意志。
因為曹軍的戰鬥意志如何,歸根到底,取決於曹操本人的意志。只要曹操願意,他有千萬種手段驅使將士作戰,不受任何艱難情形的影響。
按照此前數日的軍報來看,曹操本人和麾下鄴城諸軍主力在南陽,並未盡數受到洪水的侵襲。他們也依舊保有或者南下荊襄,或者西入關中的能力。
如果曹軍主力捨棄荊襄,西入關中,那數年前的關中大戰又將重演,漢中王麾下的將領們,有沒有做好慘烈廝殺、承受慘重損失的準備?
如果曹軍南下荊襄,又將會施展什麼手段?關羽和雷遠雖得大勝,荊州、交州的兵力並不會因此膨脹,他們猝然佔據優勢以後,有沒有做好激烈戰鬥不斷延續,戰事反而超出掌控的準備?
這一場意料之外的大水,帶來了輕易的大勝,卻也使得本來兩軍對峙、彼此糾纏的荊襄戰事,出現了新的變數。以曹操用兵之能、氣魄之大,他會如何選擇,諸葛亮自問難以預料。而荊襄、關中兩地的奇正翻覆,由此更難判斷。
可是,漢中王親領的數萬之眾如果長期停留在涼州,那更是曹操所樂見。無論如何,第二次的關中之戰確確實實已箭在弦上了,非打不可。
那麼,作為事實上益州軍政首腦的諸葛亮,便要隨時做好對兩地的支援,不止關中而已。
諸葛亮是署大司馬府事的軍師將軍。此前數年因為龐統身死,軍師將軍的一部分職能被拆分的關係,他長期專注於政務,至多涉及到各郡國的後備兵力訓練組織,殊少插手具體軍務。但此番大戰,劉備在去往涼州之前,特意隆重授予諸葛亮以全權。無論任何軍國大事,諸葛亮都可一意決斷施為,無需事前關白。
於是身在涪城的諸葛亮聞聽荊州軍報,立即做出應對。
他選擇親自馳往漢中。
身至漢中,他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籌措人力物力,既能越過秦嶺,直接影響關中戰局,也能依託漢水,經房陵通道,一定程度上插手荊襄。這樣,他便不只是益州軍政的負責人,而成了平衡平衡荊襄、關中兩地戰局的樞紐。
這個決定沒有問題。
劉備進入關中以後,就難以統籌全域性。這個重任,本就只有諸葛亮親自承擔,才最讓人放心。
劉備旋即想到,如果兩地戰局將有變數,那身在漢中的諸葛亮,必須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動用任何可行的力量。為此,只靠著軍師將軍的職務和自己前次的授權,還稍嫌不夠。
他加快腳步,回到廳堂裡。
廳堂的側面,按照他的習慣,擺著蘭錡也就是兵器架。兵器架上擺著自家常用的刀劍武器。他探手取了隨身佩劍,回身再看看外間。
兩邊偏廳的僚屬們依舊往來忙亂,一時間倒找不出一個熟面孔。惟有姜維手捧文書,長身而立,等待劉備的吩咐。
劉備沉聲道:“姜維。”
“在。”
“你星夜去往漢中,立即將我佩劍交給諸葛軍師。就說,萬事都交託給他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