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時,寇封在其政治盟友的策動下,主動要求移駐荊州,試圖取代雷遠在荊州、交州的特殊地位。此舉一度將諸葛亮都牽扯在內,幾乎引得雷遠大怒。
然而當雷遠在成都的時候,寇封卻沒過多久就中計丟了公安。非要追究起來,此番荊州危局,他難逃主要責任。
總算寇封畢竟還有武人的血氣,他親往羅縣,依託寇氏的地方影響力召集部屬,自籌糧秣投入對吳軍展開反擊。
待雷遠統轄江南諸軍,攻往柴桑的時候,寇封初時羞愧不敢見;後來雷遠待之如常,寇封也歷戰頗建功勳,好幾次出生入死,差點送命。
然而數月間,無論成都中樞還是身在江陵的軍師將軍諸葛亮,往來公文裡都幾乎不提起寇封,似乎荊州諸將中就沒有這個人。
隨著時間推移,寇封心中愈來愈忐忑不安。
這方面,雷遠也無從勸解。
正好這一日勘測地理,他約了寇封同行,權當散心。
兩人策輕騎,緣山水而行,踏過百草豐茂的湖畔原野,有時候看見成群結隊的野鹿小跑著經過。寇封忍不住持弓虛引,做出射獵的姿態。
“續之,你還記得我們在樂鄉縣的湖澤間射獵的情形麼?”他問道。
“自然記得……”雷遠頷首:“那一日裡,我們圍住了一頭極壯健的公鹿,身上中了好幾箭還能衝出包圍。全靠伯昇催馬趕上,將之扳倒勒斃。當時我就想,伯昇勇力非凡,便是三五個雷續之其上,怕也不是對手。”
寇封大笑。
笑著笑著,他又淌下淚來。
“當日續之領數萬軍民千里迢迢來投……來投漢中王,漢中王親自往夏口迎候,又令坦之帶領水軍船隊接應。我聽坦之說起續之在江淮大戰曹軍,守護淮南百姓的壯舉,十分讚歎,故而有心結納。我對續之的友善,絕非虛假。”
雷遠頷首:“我明白。”
寇封咬了咬牙,繼續道:“那時候我常結交荊襄年輕俊彥。除了坦之,還有霍峻、向寵、習珍乃至馬謖等人,都與我親密。不瞞續之,他人都以為我性格粗疏,其實我自家也會權衡,甚至私心想過,若自己有可能……有可能……”
他囁嚅了兩聲,好在雷遠微微頷首,表明自己明白寇封的意思。
寇封接著道:“當時我隱約盼著,諸位以後能成為我的夥伴、臂助,我們一起建功立業,名書竹帛。可後來數年裡,我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得到盡展長才的機會,而諸位也似乎漸漸與我疏遠。待到漢中王令我復歸寇姓,我心裡……心裡簡直……”
他用力拍打著鞍橋,一下又一下。過了好一會兒,他長嘆道:“現在想來,是我妄想得太多,以至於進退失措!續之,是我荒唐!是我誤人誤己!”
說到這裡,劉封有些失落,有些茫然。
他側過身看看雷遠,漲紅了臉想要再說幾句,卻實在不知該怎麼表達。
卻聽雷遠輕鬆地道:“這就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伯昇,若手持刀劍面對面廝殺,三五個我也不是你的對手;但若說到舉萬眾戰勝攻取,我雷續之似有一得之愚。”
寇封連連搖頭:“續之過謙了!”
他待要再說,後方不遠處蹄聲急響。數名軍吏催馬趕到近處,伏身行禮:“啟稟雷將軍,漢中王與孫氏和議已成。”
“哦?”
雷遠和寇封對視一眼,軍吏又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諸葛軍師和關君侯請雷將軍儘快返回江陵。君侯說,其中緣由,請雷將軍看信。”
雷遠展信一看。
書信是關羽親筆寫就。信上說,成都中樞來使,奉王命封拜諸將。其中,以雷遠功大,拜為新寧侯,食三千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