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的攻勢再度被遏制,雷遠的指揮漸漸順暢,各部將士的編組漸漸完成。
呂蒙感受到了壓力,他不斷傳令,試圖把城外主力從南門調入城內,以求在最關鍵的戰場發揮兵力優勢,壓倒可怕的敵人。然而城外的吳軍主力一旦調動,原本分散在城池各處的江陵守軍也就壓力漸輕。他們稍稍騰出手來,便分出更多的同伴增援到雷遠的軍旗之下!
雷遠的指揮愈發從容,隨著熟悉江陵情形的軍官彙集,他開始調動人手以搬運牧草引火生煙,配合木石等物,阻遏多條城中道路,使吳軍的兵力優勢難以發揮。
於是吳軍在各處的進展愈來愈難,淩統還在高呼酣戰,但幾番向雷遠軍旗所在衝擊不成,副將嚴圭反倒戰死了。
呂蒙遣出麾下校尉徐顧增援。但徐顧踏入戰場不到半刻便陷入煙霧,正在不辨東西的時候,遭流矢射中了大腿。箭簇正好切斷了他的大血管,飆血數尺。徐顧當場倒地不起,混戰中也不知被誰梟去了首級。
徐顧計程車卒慌忙回報,呂蒙只微微頷首。
有一個更令人驚懼的訊息,呂蒙沒有對任何人說。
就在不久前,沿子胥瀆巡邏的江東水軍船隊,發現了意圖渡河南下的荊州騎隊。水軍緊急排程了多艘船隻以強弓硬弩攢射,才將他們迫退。
這代表,宜城的曹軍並未能牽制住關羽所部,至少,未能牽制住關羽的全部兵力。而在當陽、荊城兩地駐守的潘璋和徐盛,也沒能阻住關羽所部南下的腳步!
荊州騎隊的前鋒,已經到子胥瀆畔了。留給江陵城下吳軍的時間不多了!
呂蒙再也忍受不了潘濬在一旁觀戰的情形。
哪怕此人受到吳侯的特殊信重,但那畢竟是高官世胄帷幄周旋的產物;無關身在陣前、看著自家部眾去死的呂蒙!
過去兩日裡,呂蒙眼睜睜地看著將士們在江陵城下死傷慘重了。他不用想都知道,這樣下去,好幾個素稱精銳的營頭可能會被一掃而空!如今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潘濬居然還能坐視?
呂蒙控制著情緒,沉聲道:“承明公,我呂蒙非是大族或強豪出身,從軍多年,真正從小卒做起。哪怕後來一路升官,可我日常起居於軍營,仍然和士卒們常年相處,彼此諳熟,彼此是有感情的!今日戰事到這程度,如果將士們前仆後繼去死,而所謂友軍在一旁坐視……我沒辦法向將士們交待!”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呂蒙的聲調幾乎沒變,臉色也沒什麼變化,一如此前的鐵青。但他話語中的怒氣,誰都能聽得出,他握著刀柄的手指甚至都已經發白:“承明公,你得出力!”
潘濬也一口氣憋在胸口,隱隱生痛。
出力不是不可以,我都已經親手殺人了,還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幹的嗎?可是……可是這些荊州世族跟著我,是為了瓜分荊州的政權,是為了我許諾的那些利益,不是為了把性命陷在這裡!
呂子明,你此刻的話,不覺得與吳侯的意思大相徑庭嗎?
再者說來,潘濬本以為能夠在南郡範圍內召集萬人,但此時眼看局勢再度陷入膠著,並沒有預料中那麼多人響應他。甚至還有些宗族已經被潘濬說動,興沖沖投靠江東,此時卻遭城中軍民殺入府邸,慘遭滅門的。
如今要他派人作戰,他能派出誰?
潘濬心中惱怒,可他也看得出呂蒙暴躁,不好輕易違逆。思忖再三,他只能遣出自己在武力上的重要支撐人物,南郡尉曹周條。
周條與周賀兄弟二人俱有勇力,便於弓馬,在荊州士人中有文武雙全之名。此時周賀守在潘濬身邊,而周條帶領數百名臨時組織起的部屬,沿著一條側面的道路繞向前將軍府的側翼,試圖先攻武庫。
路上正撞著一支荊州守軍,周條遂一邊衝殺,一邊自報己名,又吹噓自己得到了將軍封號、數縣的采邑,試圖以此促使守軍動搖。
然而這等叛賣同袍的逆賊,早就被闔城軍民切齒痛恨。他不報名還好,一旦報了名,周邊守軍如顛似狂地湧來廝殺。
周條領兵向前不過百餘步,各處便有雨點般的箭矢對準他落下,還有尋常百姓躲在某一道坊牆後,向周條投擲石頭、磚塊的。
周條背心中了一記飛石,當場嘔血,正踉蹌間,又被弓箭手集中射擊,成了一團刺蝟也似。見家主死得慘烈,部曲們一鬨而散。
李貞旁觀了這一場,鬥志愈發高漲。
他肩上箭傷甚重,無法拉弓,但仍提著一柄繯首刀幾度往戰線最前方廝殺。這時候他沿著後方巷道,折返回雷遠所在的位置,隨即大聲道:“宗主,吳人已經疲了!天黑之前他們沒有辦法,天黑以後就更沒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