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的意思是?”
“敢請大王頒令,全軍向北靠攏成國渠,就在那裡止步,等待曹公到來!”
劉備眼神一凝。
他部下這兩名軍師將軍,諸葛亮所長在堂堂正正,以勢壓人,以理服人;而龐統則比較激進,喜好劍走偏鋒,出奇計、險計。劉備自己也明白,諸葛亮之所以四平八穩,是因為他徹徹底底地將主君的事業當作自家事業,視主君的安危勝過自家安危,絕不容出現半點紕漏。而龐統的激進,則源於他骨子裡將主君的事業當作展示自家手段的田園,既然以展示為先,田園如何其實反倒相對次要。
雖然外人以為劉備對兩位軍師將軍的器重等量齊觀、不偏不倚,但劉備實際上一向都看得明白。
只不過,有時候他自己難免為連續不斷的勝利所惑,進而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敵人,於是覺得龐統的想法更合心意些。而在實際抵達關中作戰以後,他一直在動搖。
“雞肋”的口令便是證明。
但他完全沒想到,哪怕到了現在這種局面,龐統所提出的,依然是個奇計,更是一個如果不成功,就使全軍乃至劉備本人陷入萬劫不復的險計。
他不禁勒住韁繩,深深注視著龐統。
龐統縱身下馬,在泥濘的地面拜了一拜。抬起頭來,他固執地道:“大王,我們可以退兵,卻絕不能輸!”
劉備微微猶豫,旋即笑了起來:“軍師說得是。”
龐統鄭重行禮。
尚未起身,卻聽劉備問道:“軍師本打算靠誰?”
龐統待要回答,頓了頓,劉備已轉向趙雲道:“便照軍師說的,頒令吧。”
趙雲遲疑了一下。劉備堅定地揮了揮手,他這才躬身去了。
龐統隨即道:“還需大王手書回信。”
“確實如此,取筆墨來。”劉備應道。
很快,大軍稍稍變換了行動方向,從沿著五陵原往西,改為向西北方向的成國渠靠攏。在付出相當代價,再次擊退曹軍的包抄殲滅企圖以後,剩餘約莫七千人的中軍本部背靠成國渠,止步不動了。
劉備軍開始撤退的時候,曹操斥退駕車的僕從,表示要騎乘戰馬追逐。但他的身體確實不如當年,策騎一陣便覺腰痠背痛,於是最終半推半就地上了馬車,繼續趕路。
前方軍情自然有騎士流水般地報來,他倚靠在擺了許多軟墊的車廂裡,頻頻傳令調動全軍。
追擊戰延續了一個多時辰,眼看著天色將晚。御者大概有些看不清路途了,車輪好幾次碾過地面車轍,使得車廂猛烈抖動。曹操不禁有些焦躁。
“劉玄德擅長逃跑,一定要追緊了!”他向身邊的人嚷著,隨即連續發令,勒令各部加快行動。
然而下一個軍使回報的訊息卻讓他吃驚地愣住了。
“什麼?”曹操猛地挺起上身,忽覺頭暈目眩,往後便倒。
左右慌忙上來,攙扶他坐正。
他用力揉著額頭提神,連忙問道:“你說清楚,劉備怎麼了?”
那軍使稟道:“劉備軍忽然轉向東北側五里的成國渠畔,背水列陣。劉備遣人說,想見一見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