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遠在屋簷下又走了兩個來回。
“江東人狼子野心,常懷不測,須臾不可不防。伯昇一旦被確認為不適任,我要立即回返交州,做好軍事應變的準備。”
諸葛亮應道:“自當如此。”
“荊州與益州的交通,仰賴宜都;而交州與荊州的交通,仰賴零陵。無論伯昇有什麼策劃,宜都太守霍峻、零陵太守習珍兩人不能動。”
身為董督交州之人,對荊州郡守人選指手畫腳,說來不合體統。但諸葛亮繼續應道:“伯玉、仲邈皆有文武之才,所在著績。他們和伯昇也是故交,伯昇斷不會動他們,中樞也不會允許。”
雷遠停下腳步,下定決心:“那就這麼辦吧。”
他這麼一說,諸葛亮反倒有些驚愕。
“續之不必急於決定,再想一想也無妨。”
“不用了,就這麼辦。”雷遠斷然道。
“呃……續之竟不擔心我虛言誆騙,實際上與彭羕合謀,來解除你的權柄麼?”
雷遠笑著搖了搖頭。
他在政治道路上缺乏野心是實,但並不代表他茫然無備。他對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固然來自於前世史書上的記載,也有更多的,來自於他本身的實力所致。
身在異鄉異世的不安全感,迫使雷遠始終保持,並不斷增強著自家宗族的龐大實力,憑此來防備一切不利影響。他相信的是,只要自身的實力到達一定程度,君臣之間可以如魚得水,何必魚死網破呢。
與此同時,諸葛亮也笑。
諸葛亮是熟讀申韓之書,推崇儒法並用的人,並不會以為這世界上廣泛存在什麼毫無保留的信任,或者絕對的忠誠。他一問出口,便知失言,不禁自嘲而笑。
這時候水塘的方向,傳來諸葛喬大呼小叫的聲音,聽起來,像是撈著了一尾罕見的紅鯉魚。
諸葛亮道:“或許真是我平日裡管束他太嚴?許久不曾聽阿喬這般喜悅歡呼了,哈哈,聽他這樣愉悅,我也動心。續之,我們去看看?”
“那便去看看。”
兩人起身,各自提了燈籠,往水塘邊去。
走了幾步,諸葛亮沉聲道:“續之,我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復興漢室,為了天下重歸太平。”
“軍師放心,我都明白。”雷遠緩步前行,應道:“正如我所做的這些,也是為了讓天下重歸太平。”
諸葛亮笑吟吟地看看雷遠,伸出手掌。
雷遠探臂與他擊掌,發出“啪”地一聲脆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