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哪裡不對勁。
李齊自己是苦出身,還在灊山裡頭做過好幾年山賊。所以他很清楚,鹽鐵之類物資對山間居民來說有多麼重要。在灊山時,一個上百人的普通聚落,常常會有半數因為缺鹽而乏力病困,更拿不出三五件火候到位的鐵器。
為了一袋鹽,或者一把鐵刀,兩個聚落間就可能爆發殘酷廝殺,投入數條乃至十數條人命!
現在李齊給出去了那麼多,讓那些山間逃民如此歡悅,他們怎麼能承受變動?道理上,李齊只要勾勾手指,山間聚落的首領們就該蜂擁而下,趕到端溪縣城奉承才對。
可李齊昨天上午放出訊息,直到現在,一天半的時間,趕到的才這麼幾個人。
李齊大踏步在主席落座,再度掃視他們。
為首兩人,一個是焦石山來的,還有一個是雙鶴嶺來的,後頭還有幾個,大致是端山和高良山來的。端山來的那兩人,還帶了山中特產的五色石為禮物。
本該來得更多才是,現在這樣,一定有哪裡不對勁。
雷遠在就任左將軍,進駐蒼梧以後,還是第一次正式出巡各地。交州範圍內的許多地方格局,將在這次出巡過程中底定,所以端溪縣內的吏員們對此很上心。
而對李齊這樣的親將來說,這也是難得的,證明自己治理才能的機會。他們在短短數年間,眼看著雷遠扶搖而起,所以幾乎下意識地堅信雷遠還會繼續向前。在這個過程中,只要自己展示能力,就一定有機會!
郭竟同樣扈從出身,現在已經是偏將軍、合浦太守,正正經經的二千石大員了!
之所以趕在這幾天裡,召集山間聚落的首腦們,李齊便是抱著在雷遠面前展示的機會。想一想,待到雷將軍來時,山間逃民上千、乃至數千人蜂擁而至,夾道歡迎,齊聲歌頌,豈不是美得很?
吸引逃人,重建交州編戶齊民的體系,就是所謂“獲流”,本來就是雷遠交給各方軍政要員的重責大任。能夠用這種方式展現成果,才當得上雷將軍出巡的第一站!
想到這裡,李齊決定暫時不去考慮今日的古怪情形。
他雙手按著案几,探身向前,沉聲道:“在坐各位既然來此,都是能看清局勢的聰明人。眼下有一樁事,要拜託給各位,若能辦得好,我自有回報。嗯,今後高官顯宦姑且不論,百石二百石的吏員或亭長,我還是能推舉幾個的。”
李齊是軍官,嚴格來說,並不應該插手地方政務。但他管著軍屯和部曲徒眾,這些軍屯民和部曲徒眾的數量至少佔了端溪縣的半數;新的端溪縣城,又是李齊一手營建起來的。所以他在縣中必定具備極強的影響力,甚至很可能如左將軍雷遠架空交州刺史賴恭那樣,架空日後到任的縣長。
李齊這說法,便等於把諸多縣中吏員的職位擺了出來,任憑選擇。前提是,要辦好那樁事。
聽他說完,坐在客席靠前方的兩名漢子對視一眼。
上首一人問道:“校尉但有吩咐,我們無不聽從。”
“果真無不聽從?”
“自然。”
“那好。”李齊沉聲道:“我要你們化山間逃人,為編戶齊民!”
話音剛落,堂下數人一齊道:“願遵校尉之令!”
李齊全沒想到他們答應得這麼容易,頓時愣了愣。半晌後他道:“那,你們能帶來多少人?”
幾名聚落首領低聲討論了一番,先前那人答道:“雷將軍威令所至,交土無不景從。想要重歸朝廷治下,本來就是我們的願望。李校尉,多得不敢說,一個月內,我們至少能召集五千逃人!”
“五千!”
五千人,再加上現下的丁口,一個縣的規模就出來了啊。李齊心中一喜。他隨即想到雷遠即將到來,當即追問:“一個月,能有五千人?那麼,五天之內呢?”
“五天之內,至少能有一千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