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離愣愣地看著這大酋。
他覺得腦子完全糊塗了。
他初時怒衝衝地出來,是因為覺得自家被個蠻夷酋長矇騙,臉面上過不去。可到這時候,他又發現,蠻夷終究只是蠻夷。他們的生活條件、社會地位決定了他們的眼界。他們再怎麼費盡心機,只是想擺脫被當作棋子的地位。
便如徵氏,他們不願意摻和進林邑國對交州的圖謀,卻又害怕落到漢家的高官手中,被迫站到漢蠻對抗的第一線。
問題是……
姜離簡直要把自家的鬍鬚都揪下來:“我還是不明白,把女兒嫁給我,一個都伯,就能夠避免你們的部落被捲入漢蠻的衝突?”
而徵氏大酋則目瞪口呆地看著姜離。
半晌之後,他才說:“我聽說,漢人當中,又分士農工商四等。士,便是漢人的渠帥當中,稱為將軍、太守的那些,地位最高,他們主導軍政,決定廝殺作戰;而行商之人地位甚低,就只負責賺取錢財。”
他看姜離臉色不對,連忙道:“非我看不起賢婿,那個荔浦的縣市就很不錯,我很喜歡。若我們兩家聯姻,我當能在縣市裡獲得幾個鋪子,往周邊專賣些鐵器、絹帛?至於其它的事……”
大酋壓低聲音,小心翼翼地道:“既然賢婿你是負責行商賺錢的,那打仗什麼的,應當就不會找上我們吧?”
姜離把手掌用力拍在額頭,發出“啪”地脆響,旋即長嘆一聲。
這就是漢蠻兩家長期隔絕的後果,蠻夷之中當然也有眼光出眾的人才。但通常來說,像徵氏這樣的小部落,對漢家的瞭解就只到這程度了。他們眼中的朝廷,就是把部落規模擴大了十倍百倍,又將蠻部中那種鬆散割裂、彼此缺乏統屬的情形套用上去。
所以,這大酋是真的以為,自家找一個漢家商隊的首領,就足以作為頭頂的上的蔭庇,使整個部落避開政務和軍事上的衝突,能夠繼續在荔浦過他們的小日子。
有點可笑。他的想法,註定是不可能的。
姜離站起身。
他懶得再多說什麼了。有些誤會很難用言語來解釋,只好走一步看一步,讓這些蠻人慢慢明白過來。等到他們明白過來,整個部族也就捆在了左將軍府這艘大船上,再也下不來了。
他往館舍門口走了兩步,忽又兜轉回來。
“還有個問題!”
“但請問來。”
“你女兒那時候從我手裡買東西,是你安排的嗎?”
“小女自己挑的。我讓她在賢婿和辛管事當中挑一個。她說,辛管事一看就很文弱,不似賢婿這般,嗯,威武雄壯!”
“嘿嘿!哈哈!”姜離仰天而笑。他的心情瞬間好了些:“那就行了。你們等著安排吧,有我在,總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大酋驚疑不定地問道:“這……有什麼安排?怎麼就要安排我們了?”
姜離推門出去,不在理會他。
剛出門,辛平怯生生地湊過來:“老薑,你沒事吧?”
“我能有什麼事?咱們走!”姜離攬起辛平的胳臂。
“去哪裡?”
“回左將軍府,我要求見雷將軍,有些想法稟報!”
從八月起,左將軍府就在竭力宣傳,說蠻部當中有名的徵氏部落,將與左將軍的下屬聯姻,這是體現漢蠻親和如一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