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能做到的,但大部分人真的做不到。他們之所以擁戴我,是因為我能夠給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而且越早越好。
劉備又寬慰自己說,話柄云云,或許是多慮,完全可以不計較那些。因為決定王朝命運的,早就不是搖唇鼓舌之人,而是天下萬民。
先漢的大義,來自於從暴秦手中拯救蒼生,後漢的大義,來自於從新莽之後的亂世中解民於倒懸。我劉備欲伸大義於天下,這個大義,也與許都朝堂那些朽木無關,與那些壓榨百姓的豺狼無關,不用在乎他們怎麼說。
所以,嗯,急就急一點吧。
早一點定下名分,對統合三州來說,也是好事。接下去的路還很長,需要文武百官們做的事還很多。
劉備這麼想著,徐徐向前。
他在張飛面前止步,用力捶了捶張飛的胸膛,咚咚地響。張飛站直著身體,旁若無人地哈哈大笑,像往常那樣,把許多口水噴在劉備的臉上了。好在這廝還知道場合,沒有撲上來擁抱。
他在龐統面前止步,微笑問道:“士元,今時今日,頗愉悅乎?”龐統沒有回答,只深深跪伏行禮。士元平日裡行事沒什麼顧忌,還喜歡說些詼諧滑稽的話,可今天卻一板一眼,一丁點都不疏忽。
最後是諸葛亮。
“孔明……”劉備想過很久,自己該對諸葛亮說什麼。可到了這時候,他卻覺得說什麼都不合適。一切的改變,都從遇見孔明開始,而兩人所共同經歷的那些事,都化成了無數的感慨,翻湧在劉備的心裡,隱約讓劉備有些哽咽。他看著諸葛亮,知道自己不需要說任何話,諸葛亮什麼都明白。
諸葛亮行禮如儀,低聲提醒道:“主公,請移步。”
“是!是!”
劉備挺了挺胸膛,繼續向前。
他看見趙雲正帶著白毦兵們,環繞在高臺周圍。可惜隔著有點遠,他沒法和子龍說兩句。
可惜還有很多部屬身在遠方,沒有辦法趕來參予這典禮。
比如在江陵的雲長,還有大概忙著搬遷宗族的續之。
會有機會的。劉備對自己說,等到天下平定,會有更加隆重的儀式,可以讓他們都來!
劉備登上高臺,看到劉璋迎上來。
劉璋的氣色不錯,顯然當下的局面和待遇,都很讓他滿意。
他和所有人一起,聽著劉璋竭力大聲地誦讀完那份奏表,然後換上王服、王冠,接過漢中王璽綬。
此時,高臺下方的文武百官一齊拜倒。他們在說,拜見漢中王。
而在更遠處,在數以萬計的軍民百姓之中,有雷鳴般的歡呼聲隆隆響起。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