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是賴恭,黃晅落後半步相陪。
賴恭是個妙人。玄德公本有用他來牽制交州的意思,但因為他與吳巨不睦,而吳巨本人又對荊州很恭順,所以他這個空頭交州刺史就在江陵城中寄寓了數年,始終徒有官俸而無絲毫實權。
換了他人,難免有些抱怨,可賴恭自始至終都很自在,一點都不著急。就連自己為刺史時的部下吏員,也陸續都推舉到荊州軍府任職,自己只得孤零零一個。
待到這回關羽請賴恭出面,他也是甩著兩手,孤零零一個跟來。還是雷遠覺得刺史如此太無威儀,於是讓黃晅出面,尋郝普要了些儀仗,配給賴恭使用;又請賴恭與自己同船行進,以顯尊重。
上午的時候,賴恭在艙裡書寫信件,預備發給交州的故交、熟人,以張聲勢。大概這會兒已經寫完了,於是出艙來找雷遠閒聊。
雷遠先起身請他在船頭落座,隨即道:“仁謹先生過譽了。我非從容,只不過私下以為,在蒼梧未必會有與強敵作戰的機會。”
“哦?我聽說,此番受吳侯之命去往交州的,乃是下邳人步子山。此人素稱江東英俊,早在三年前,就任鄱陽太守,編練精銳以圖交州,也曾參與過江東對荊州的攻勢。續之將軍以為,此人不算強敵麼?”
“這步子山究竟何等人物,我實不知。但江東人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利益;他們所盼望的,是在荊州尚未反應過來之前,就在交趾形成有利於他們的事實局面。真到了我軍抵達,江東兵馬公然襲擊,那豈不成了背盟?”
雷遠看看賴恭的神色,繼續道:“同理,我軍固然會提高警惕,卻也不會真的去和江東人作戰……果然需得耀武揚威之時,我們殺殺士燮兄弟的銳氣,也就夠了。”
賴恭想了想,慢慢頷首道:“有理。也就是說,今後無論玄德公和吳侯誰在交州得勢,吳巨和士燮兩方的日子都不會好過了。”
確是如此。
此前孫劉兩家都沒有直接插手交州,則吳巨和士燮彼此維持均勢,只要剋制住自家的野心,安穩度日並無問題。可既然孫劉兩家插手,兩家縱不彼此交鋒,卻一定不會吝於打擊對方的附從勢力。
吳巨和士燮無法承受孫劉兩家的軍事壓力,便如昔日淮南豪右聯盟在江淮間的窘境。在孫劉兩家就交州達成最終處置方案之前,吳巨和士燮這等地方勢力的倒黴日子就一刻都不會停!
賴恭嘆了口氣:“只不知,眼下吳子卿能堅持住麼?若吳子卿已然堅持不住,我又當如何應付局面?”
雷遠一時沉吟,不好繼續談論。
賴恭特意引起這個話題,便是想要確定荊州軍南下的具體方針。而在明白了荊州軍的方針以後,賴恭也委婉地表達了他自己的想法。
之前黃晅便認為,吳巨十有八九已經完了。
雷遠也這麼認為。
交州以五嶺為藩籬,而五嶺中的通道不止一條。哪怕不經過荊州,直接從揚州豫章郡溯贛水而行,翻越大庾嶺,也能抵達士燮兄弟所佔據的南海郡。
而江東人偏偏要以荊蠻叛亂為掩護,從蒼梧北面的靈渠輸送兵力,其目的無非從南北兩面挾擊蒼梧,並截斷吳巨對外求援的通道,就是為了速勝。
甚至此前關羽也有所預料,所以才請賴恭參與此行。
士燮固然有綏南中郎將、督交州七郡的職務;而賴恭也是鎮遠將軍、交州刺史,足以相抗。當然,前者的職務出於許都朝廷,而後者的職務乃昔日劉景升私相授受,那不能說得太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