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趙雲是一絲不苟的性子,有時候甚至顯得古板。雖然應了命,他仍然先往府邸中去,要那些文書交託給負責的官員。只不過腳下匆匆小跑,動作快了許多。
過程中,劉備就在府邸門口等著。以劉備現在的地位,但有所命,誰敢讓他等?趙雲偏偏就這麼做了,而劉備也一幅理所應當的樣子。
李嚴這時從府邸中出來,看到左將軍在門口等著,嚇了一跳,慌忙躬身。待到聽說左將軍是在等待翊軍將軍,李嚴向眾人連聲讚歎,臉上除了羨慕神色,又隱約有些惆悵。
片刻之後趙雲出來,與劉備並轡緩行,但稍微落後半步。
南鄭有內外兩城,外城城週四十里。據說外城乃是高皇帝為漢王時所修築,此時已經大半荒廢。有幾處城門坍塌了,再經上百年風吹雨淋下來,變成了幾個土包。
劉備馳馬上去,回頭看看南鄭城,再看看南面稍遠處的漢山。
趙雲揮退其餘的扈從,一人跟在劉備身後。
“初平年間,我在公孫伯圭麾下起身,遂與子龍結交。到如今,一晃二十載啦!這二十年裡,咱們這些人,雲長、翼德、子龍和我,經歷過多少磨難,吃過多少苦頭啊!那時候雖然屢屢顛沛,但所有人意氣相投,心志如一,倒也痛快。哪像現在……”
劉備喃喃說著,而趙雲恭謹侍從,像是仔細聽著,又像是什麼都沒有聽見。
“此前攻戰之時,益州諸將攻堅克難,所部折損甚多,於是戰後不久,來敦促賞賜、討要官爵的不止一人。我答覆說,總得等到戰局底定,再大會諸將,一一敘功,有些人便不甚滿意。他們始終把左將軍府當作外人!另一邊呢,荊州人則……”
劉備說到這裡,微微搖頭。
“此前孟德提出,要用荊襄士人換取在荊州戰事中被俘的夏侯惇和張郃等眾。這書信我還沒回復,外界就傳得沸沸揚揚,鬧得大批士人登門求懇……我答不答應尚在其次,如此輕佻行事,軍府中還有機密嗎?”
“主公,終究事關家人桑梓,這是人之常情。”趙雲道。
劉備嘆氣道:“是啊。他們當然沒有錯,這是人之常情。咱們的地盤越來越大,部下越來越多。這人情,就越來越難掌控,越來越難平衡啦。”
世人都說,劉備寬宏大度,有英雄之略。可他自知,自己只是個起於微末的老卒罷了。因為別無任何倚仗,才只能用寬宏大度來收服人心。可寬宏大度總有限度,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也難免叫人憋悶。
劉備隨口抱怨了一句,又自覺失言。
他笑著轉向趙雲:“倒是子龍的佳婿……自來荊州數年轉戰,辛苦不停,卻從無錯處,很難得!”
趙雲微微躬身,並不答話。
“可惜,廬江雷氏的宗族力量過於龐大了。縱然有功,終究不似自家元從那麼如臂使指……”劉備嘟囔了幾句,忽然又想到了另一樁事:“對了,赤岸那邊的倉庫營建,到底開始了沒有?你來南鄭的路上,有沒有去看過?”
劉備少年時不喜讀書,而好狗馬、音樂之類;成年以後行事也多快意縱橫的俠氣。如今雖然年已五旬,那種骨子裡的豪爽輕躁還是改不了;他與人談話的時候,就某項內容說不了幾句,注意力的焦點就會非常迅速地變化,而把原先的話題拋到九霄雲外。
趙雲倒是很習慣了,當即答道:“確實去看過了,工程鋪開得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