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陵糧庫的大火燒了整整一夜,到第二天天光大亮時,還沒有熄滅。
曹操在幾名文武近臣的陪同下,騎著馬從西面的一個缺口進去,到城寨裡面看看。之所以不走南北兩門,皆因那裡是建築坍塌焚燒的重災區,到現在還有餘火嫋嫋,
西面這個缺口,原本並不存在。因為一處望樓坍塌,碩大的木架子砸在城寨的外牆上,折成兩段。許多曹軍將士徒手攀援著火的木架,從火場裡逃生,到最後木架損壞,人們依舊不管不顧地往這個位置奔逃,最後竟然撞塌了上層的木製寨牆,硬生生用血肉之軀碾出了一條道路。
當曹操由此進入的時候,許多屍體還沒有搬開。馬蹄有時候踩到軟綿綿的屍體上,連帶著馬上的騎士也感覺一沉。
曹操的身軀稍稍一晃,然後在左右的輕微輕呼聲中恢復平衡。他揮鞭打馬,快速透過這個狹窄處。
他雖然沒有刻意練過騎術,但這麼多年戎馬生涯錘鍊下來,至少不遜色於普通的騎兵。這次孫劉聯盟東西兩路北伐,他為了安定人心,更是刻意展示自己寶刀未老得雄武姿態;最近這半個月裡,全程都策馬奔忙,沒有坐過一次車駕。
然而他到底是老了。昨夜這場大火突起,他輾轉反側了一夜,沒能安穩睡著。清早起來時,頭痛欲裂,偏偏又疾馳數十里趕到火場,這沿途的顛簸,幾乎讓他渾身骨頭都要散架。
他座下的戰馬乃是極通靈性的戰馬,曹操稍稍揮鞭作勢,它就一溜小跑,往城寨中沒有餘火的空曠處走,時不時發出一聲悲愴的嘶鳴。
這處城寨依託舊時的葛陵縣城,再經過改建、擴建,規模很大,內部也很開闊。所以一場大火下來,直接被燒死的曹軍將士並不佔多數。有好幾百人都是在城門和城牆缺口出掙扎逃命時,互相踩踏甚至彼此鬥死的,還有些人是被倒塌的建築或者糧垛、草垛壓死。
更多的人則被濃煙燻死。
當曹操漸漸深入到城寨中央時,眼前的情形連久經沙場如他,都難以承受,有幾名文官一路表情扭曲地堅持到這裡,終於忍不住哇地吐了出來。
這個位置,是在北面建築群和南面草料堆場之間,大約數丈寬的一處空地。火勢劇烈燃起之後,這處空地未曾著火,於是許多將士本能地湧來避火。
可整座城池都已經成了火場,這小小一塊空地避得開火,卻避不開濃煙。為了竭力透一口氣,他們中有些人甚至用雙手撕扯開自己的咽喉,可那沒有用。最終數百人擠擠挨挨地死在了一處。
死者的面龐大半都已經扭曲變形,因為火場空氣炙熱的緣故,有些人的屍體已經開始變成青紫色,看上去猙獰得猶如鬼怪,令人不寒而慄。
距離曹操不遠處,有一批民伕用各種器皿端著水過來,往餘煙繚繞的一座建築臺基上潑灑。水滲透下去,白色的蒸汽升騰起來,隱約還帶著一縷烤肉的香氣。
這些都是數十萬大軍中百裡挑一的勇士,是在這亂世中守衛自家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現在卻成了這樣!
曹操厭惡地揮了揮手,想要驅散這股令人不悅的氣息。
幾名侍從慌忙過去揮退民伕們。
但那蒸汽仍然在升起,一縷又一縷,在空中翻滾湧動著,凝結成古怪的形狀,又被風吹散。曹操看著這煙氣,恍惚間彷彿四周的景物全都模糊起來,困擾了他一路的眩暈感,愈來愈強烈了。
這裡究竟屯了多少糧食?
他隱約記得,出兵汝南之前,居府長史國淵曾經給過詳細的資料。正是因為確定汝南存糧足夠支應數萬騎兵短期作戰,他才會下決心走這一遭。
這些糧秣物資大概能存留有兩成吧?曹操對燒糧很有經驗,知道那些草垛糧垛並不會徹底焚燒。只要整個堆起的結構不散,外側被燒成炭以後,內部中心處反而會保留下來一些完好的部分。
所以,如果立即調派人手挖掘收集糧食,估計總能找出數萬斛來。
然後再立即行文周邊陳留郡、陳國和梁國,讓當地郡守火速調糧。陳留去年旱災,存糧甚少,但陳國和梁國應該能有些。如果他們籌措的動作夠快,民伕數量集結的夠多,應當能在斷糧前填充上缺口。
畢竟這會兒隨軍攜帶的糧秣只剩下四日的餘量了。真是一點岔子都不敢出。
問題是,真的就能一點岔子不出?曹操也是從基層官吏做起的,春夏間農忙的時候,突然間要調糧、調人有多難,他非常清楚。哪怕自己三令五申,落到縣、鄉這一層級,總會有各種礙難。多半四日裡難以趕上,或者需要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