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可?”雷遠笑問。
何楨猶豫再三:“伏波將軍即將督領江淮的事,將軍不會不知道吧?”
攫欝攫。“已聽說了,夏侯惇所部就在安豐。”
“既如此,萬一夏侯將軍來襲……”
“元幹該知道,吳侯大軍已過居巢,將要攻打合肥?”
“自從赤壁戰後,曹孫兩軍在江淮拉鋸作戰,今年吳侯若不來,我反倒會奇怪。”
“那就是了。吳侯舉十萬之眾來此,自然會分兵向東西兩翼為掩護,不會只靠我這一支客軍。此前我已接到軍報,後天晚上,江東即有重兵抵達灊縣、六安,我將與之會師。之所以請元幹看顧灊縣,無關戰事,只需仰賴元乾的聲望,維護本地桑梓宗親。”
何楨鬆了口氣:“我還以為,是要我在此抵敵夏侯將軍的人馬……”
“哪裡會!”雷遠笑了笑。他向何楨探過身子,壓低聲音道:“以我前些日子在皖城親眼所見,江東的軍紀實在是……別處倒也算了,不能容他們在灊縣肆意胡為,這方面非得有元幹出面才行!”
數十年戰亂下來,漢室一代代完善而成的基層管治已經蕩然無存,想要重建,卻非一日之功。舉凡大軍所過之處,舉凡物資徵集、治安維持,都越來越多地依靠地方大族。而通常來說,無論戰事的結果怎樣,地方大族總能在這個過程中擴張自身的影響力。
“只是……”何楨猶疑道:“我灊縣何氏眼下能調動的人手略微……”
“我會在城裡留五百名將士負責城防。請元幹配合他們,收編灊縣的降兵;他們也會配合元幹執行公務。”
“五百名將士?”
“沒錯。
何楨終於下定決心:“既如此,我就勉力維持數日!”
“好!好!”雷遠大喜起身,拉著他的手握了握:“有勞元幹了!”
當下雷遠將何楨送出門外,又親自取了松明火把給他。
何楨將要上馬,鄭重地問道:“也就是說,續之明日離開,後日晚間江東兵馬到來?”
“是。所以元幹須得抓緊準備了。”
“請將軍放心。”何楨躬身行禮拜別。
目送何楨和幾名僕役的身影消失在道路拐角處,雷遠才折返回來。適才離開過一會兒的雷衍和梅成,正在堂中等候。
雷遠剛踏入堂中,就忍不住嘆道:“何氏果然有問題。你們查問的結果如何?”
梅成答道:“此前何楨與揚州別駕蔣濟的關係甚是密切。蔣濟轉任丹陽太守時,何楨還曾領本郡士人相送。近來聽聞蔣濟將再度出任揚州別駕,不少人都說,何元干將得大用。”
雷衍躬身道:“適才找了何氏宗族的下人探問。我軍攻城時,何氏長房的何期尚在城裡;但現在卻不見蹤影了,他的幾名親信也都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