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本地的縣兵不算投降,而是起義投誠。這些人又多是江淮故舊,須得好生看待。
於是雷遠和顏悅色請來縣兵中的十餘名頭目,與他們聊了很久,詢問眾人家鄉的情況,與他們一同回憶過去情形。因為曾經在江淮間遊蕩,他總能接上別人的話,說起某裡的特色,某鄉的景緻,都能如數家珍。
待到談得愉快,他又叫人取來大量錢財、金帛賞賜給縣兵首領們,並對他們道:“此番能夠重回故里,諸位併為頭功,若無諸君,哪裡會有這樣易如反掌的勝利呢?”
相比於託庇於豪強大族的部曲徒附,兵戶們的待遇一向惡劣。嚴格來說,他們就是承擔兵役的農奴,是受壓榨最重的一批人。所以他們才會義無反顧地響應梅成等人的煽動,主動投靠雷遠。
而雷遠對他們的賞賜之豐厚,超乎想象。
當下縣兵們首領們都道:“願為雷將軍效力!”
雷遠請他們稍安勿躁:“適才我聽兩位雷從事和梅從事介紹過,諸位或者是廬江雷氏的舊部,或者是我的本郡同鄉,時隔數載,還能願意為我效力,諸位的誠意,我已清楚感覺到了,並沒有絲毫的懷疑。但我對諸位的誠意,也請諸位聽一聽。”
“將軍請講。”
“曹操殘暴不仁,所以我受左將軍的命令前來討伐。但是曹操的勢力又甚強,要戰勝他們,非一朝一夕之功,期間必有志士立功的機會,也難免折損死傷。所以,諸位願意繼續從軍的,我萬分歡迎。今後諸位就是我的親人,我定會加以善待。若不願意從軍的,我也一樣感謝,並不會有絲毫的不快。”
說到這裡,他揮手示意扈從們再取錢財出來。
“適才那些,是對將士們的感謝。而這些呢,是對戰死將士的撫卹、給離開將士的補償。請諸位將我的心意切實帶給大家。”
其實就算離開,又能往哪裡去呢?
縣兵首領們互相看看,有一人咬了咬牙,出列道:“將軍,我們的家眷都在灊縣,不知……”
雷遠道:“我把諸位當家人看,諸位們的家眷,便是我的族親。請放心,明日我就發兵,攻打灊縣,必不使諸位的家眷有半點閃失。”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難道真的拿了錢財補償,重新去做農奴麼?到了灊縣,還得面對雷將軍的兵馬!
縣兵首領們心悅誠服,再度躬身道:“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雷遠隨即召諸將入來,令他們分別帶領一部分縣兵。
此刻跟隨雷遠來到灊山的將校中,鄧銅、賀松都是在江淮頗具聲名的人物,郭竟和丁奉等人也自有手段,迅速收服並整編縣兵們,毫無問題。
待到這些都安排底定,雷遠出外巡視城寨各處,又令閻圃和帳下吏員隨行,趕緊為後繼到達的人馬安排宿處。
尚未安排好,城寨外頭人喊馬嘶,吳班、雷銅的益州軍和馬岱的涼州鐵騎,合計兩千餘人一起趕到。好在城寨規模夠大,忙亂了一陣以後,總算將他們全都安置妥當了。
當晚全軍飽餐一頓,好好休息。
次日清晨,雷遠留下少量兵馬繼續駐守,自領主力直取灊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