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那場衝突當中,荊州軍佔盡優勢,硬生生從江東的手中奪取了多個荊州郡縣。諸葛亮還親自面見吳侯,與之約定了暫借夏口和長沙兩郡的協議。但劉備與孫仲謀打過交道,深知此人野心勃勃,絕不甘心處於下風。
劉備此番揮軍入蜀,反覆強調要儘快取得成果,便是為了避免數萬大軍困頓巴蜀,若有萬一,不及馳援荊州。
雖然近來孫權的眼光始終盯著江淮重鎮合肥,但以他的輕躁性格,焉知不會找出某個理由,重新向荊州伸手呢?
劉備已經聽懂了諸葛亮的勸諫之意。他絲毫也不畏懼孫權,但如果迅速處置劉璋,會成為江東藉口的話,倒真不妨稍微穩健行事。
何況龐士元本人也曾說過,利用張魯之事不必強求,可辦則辦;續之不願的話,那便另行施策。
那便不辦吧。龐士元稍微退讓一些,也沒什麼。
“我不會去刻意惹怒孫仲謀,續之遲早得回荊州,但不妨等幾天。”劉備轉向雷遠,半開玩笑地說道:“得讓我們的有功之臣稍作喘息才行。”
他想了想,又道:“真要折返荊州,僅只續之一人所部還不夠,我們得調動荊益之兵,平衡兩方的攻防所需。此事我們另外細談。”
諸葛亮和雷遠一齊躬身應是。
劉備沉吟片刻:“另外,劉季玉再怎麼闇弱,畢竟父子兩代身任州牧多年,布有恩信。留他在益州,終究對我方的施政是個阻礙……縱使不以張魯為手段,遲早得有個安置的辦法。孔明,你可有什麼好建議?”
“此事易爾。”諸葛亮道:“劉季玉除了身為益州牧,還是振威將軍。便讓他以振威將軍的身份,前往梓潼或巴西,效力軍前,正好配合我們對漢中的攻勢。另外,擇益州重臣,暫時代理益州牧的政事。”
“益州重臣?”劉備在廳堂中來回走了幾步,望向諸葛亮:“法孝直如何?”
“我以為,極是妥當。”
“那就以法孝直為蜀郡太守,讓他出面來執掌益州牧府上下的事務。再給他個將軍號,以示尊崇!”劉備一邊思忖著,一邊道:“至於益州軍的整編,我們這幾日儘快安排……續之!”
“在!”
“翼德、子龍、漢升他們,都會留在益州。待到益州軍整編完畢,會調動一批到荊州,由雲長和你各領一部,充實荊州的防禦。具體的兵力需要、防區劃分,你先考慮個方案出來,我們再議。”
雷遠頷首道:“遵命。”
區區三言兩語,劉備便定下了幾樁大事,極顯雄主氣概。
他自己也對這些決斷很滿意,當下返身落座,另外取了杯盞,向諸葛亮和雷遠微笑示意:“孔明和續之,若沒有什麼其它的公事……”
話音未落,雷遠再度出列:“主公,我有一事。”
看出來了,你們兩位事前說定了,從易到難一樁樁輪流來的吧!劉備重重嘆氣:“便請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