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首領皺了皺眉,本想喝止,卻見那隊步卒在騎兵巨大的威懾下譁然而散,許多人丟下武器,往道路後面狂奔而逃。有零散幾個軍官模樣的,用益州口音高喊著,讓部下不要跑,留下來作戰,反倒被部下們抱肩抬腿,一齊逃走了。
“都說益州劉璋孱弱,看來益州的兵將本來也膽怯如雞。”羌胡人大聲鬨笑,縱馬追殺。
騎兵首領看這情形,反倒下定了決心。他對身邊幾名從騎道:“速去傳令,不要再追擊敵人騎隊了。斬殺這批步卒以後,我們便收兵回去。”
“收兵?”從騎們愕然問道。
“我們只是哨騎罷了。眼下這情形,顯然是益州或者荊州的援兵已到,還有什麼要耽擱的?你們快去傳令!”
話雖如此,羌胡騎兵一旦起了性子,便很難約束。他們耀武揚威,策馬追逐著叫嚷逃跑的敵方士卒,不斷張弓搭箭射擊他們。如果仔細辨別,他們就像在野草叢裡攆兔子那樣,聲勢很大,卻沒什麼特別的成果。
騎兵首領焦躁起來,他帶著本部騎士向前,沿途用馬鞭敲打他們,大叫道:“收攏!收攏!別追了!”
他再往前奔了百餘步,所經的道路沿著宕渠水方向繞了一個小彎,彎角處有巖壁突起,巖壁上橫生樹木,彷彿遮天蔽日。分明上午天時正好,陽光被樹木遮掩,顯得道路忽然一暗。
騎兵首領仰頭看看巖壁,隱約覺得巖壁頂端有什麼東西在動。
郭竟本部千人,在此等待多時。
這種先誘敵深入、然後以步卒大隊伏殺的策略。原是他年輕時用慣了的。當日陳王以強弩數千張為全軍的打擊力量,每逢與黃巾軍作戰,都以郭竟帶領騎隊出面挑戰,若騎隊衝突破陣,則全軍乘勢掩殺;若騎隊不勝,則轉為誘敵深入,以兩翼佈置好的強弩競發殲敵。
今日他安排的埋伏地點,便在此處巖壁與宕渠水之間,距離漢昌城十里。他設下埋伏以後,親自出面誘引敵騎,待到敵人盡數陷入埋伏圈,這才登上山崖,親自射出一支鳴鏑。
以鳴鏑為號,巖壁上方箭矢如雨而下,道路上的羌胡騎兵轉眼間倒了大片,喝罵聲、驚呼聲、慘叫聲此起彼伏。還有戰馬中箭以後驚狂亂跳,將馬背上的騎士衰落在地,踏得筋骨俱碎。
箭矢連發三撥稍歇,宕渠水畔亂石灘間,數百名將士提刀殺出,瞬間與羌胡騎兵交錯到了一處。這種狹窄地形的鏖戰,戰馬的衝擊力根本無從施展,反而會因為身在馬上而轉動不靈,遭到短兵的猛烈刺殺。
那騎兵首領位置還墮在後面,大叫一聲,撥馬就走。
好不容易在一片紛亂中闖出條路來,一隊甲冑齊全的精銳騎兵橫在眼前。原來郭竟射出響箭之後,眼看著四面圍殺敵人,終於手癢,於是帶著騎隊折返下坡,正堵住去路。
眼看敵騎意欲逃亡,郭竟叱吒催馬,直衝過去。
那騎兵首領下意識地挺矛去刺,被郭竟閃身避過,急馳到近前。這時候已不及拔刀,於是他俯身撲在馬背上,意圖錯馬逃亡。
郭竟也不轉身,反手揮動鐵矛砸在他的背上。這一下用力極大,鐵矛的矛頭咔嚓一聲崩斷,而那騎兵首領應聲墜馬,嘴裡溢位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