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的是子桓和子建這兩個孩子。其他人都小心地候在下方,不敢與自己站在同等高處。曹操不禁想,如果自己再上一層,會如何?子桓和子建兩人,會惶恐地等在下方,還是躍躍欲試,也想看看高處的風景呢?
“知道我為什麼要讓他們停工嗎?”他問。
曹植道:“孫劉兩家重新劃定荊州領地以後,劉備進駐江陵調兵遣將,作興兵北伐之勢,又分遣使者奔走各地,聯絡各地擁有實力之人,大肆抨擊父親,汙衊父親有廢漢自立之意。所以,父親暫停三臺的建設,以絕海內之人妄相忖度。”
“如果只有劉備孫權之流,倒也無妨……”曹操微微搖頭。
曹丕躬身道:“除了孫劉兩家逆賊以外,朝野間也有謗議。尤其是許昌的朝廷公卿們,最近頗有對三臺指手劃腳的。我以為,荀令君雖然沒說什麼,但也有同樣的想法。”
上說,天子有三臺,而諸侯二臺。三臺的建設從一開始,就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如今劉備聲勢極盛,這些人便與之內外呼應,妄圖向鄴城施壓。
比如荀令君,就是其中之一。
父子三人都知道,荀令君在許昌擔任漢家朝廷的侍中、守尚書令,已經整整十五年了。十五年來,荀令君協理朝局,從無任何疏漏,如果有什麼話不合他的心意,就根本不會從許昌傳出來。而傳出來的話,一定在某種程度上表達了荀令君的意思。
歸根結底,還是由於軍事上的失敗導致政治版圖的動搖。
在十五年前,許昌是個適合皇帝落腳的地方。可現在,曹操覺得這座城池距離荊州太近了,太容易受到荊州的影響。
“我初起兵時,不過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望能封侯得徵西將軍。如今身為丞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然則,設使這天下無我,數十載來,已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如今天下將定,卻說我有什麼不遜之志,實在可笑。”曹操徐徐道:“你們二人以為,應當如何應付?”
曹丕道:“許昌朝廷那邊,多有小人搖唇鼓舌,此風斷不可長。我願前往許昌面見荀令君,讓他查一查是什麼人私心相評,請他親自出面,一一嚴懲。”
曹操點了點頭:“子建呢?”
曹植大聲道:“兒以為,三臺已經修建了,就絕不能因為庸碌之人的口舌而停工。我們不僅要繼續建設三臺,還要在建設完工之日大閱諸軍,請鄴城的文人士子們行文作賦,壓倒許昌的聲勢。”
“說得都很好,這兩件事,都可以辦起來。”曹操輕輕拍手:“子桓!”
“在。”
“正旦以後,我會令人舉你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配備僚屬、儀仗、衛隊。你就帶著你的僚屬、儀仗和衛隊去一次許昌,代表我,見一見荀令君!”
曹丕大喜過望:“是!”
“至於子建……”曹操看看神色若有所失的曹植:“你先負責督促三臺的建設,我要儘快看到一個輝煌宏麗的三臺,要讓鄴城上下文武,要讓天下人都為之懾服!”
曹植並不喜歡這種過於瑣碎的實際事務,但他立即躬身道:“父親,請放心。”
他隨即又問:“父親,之所以有人胡言亂語,與荊州劉備的鼓動脫不了干係。劉備那邊,又該如何應付?”
他踏前半步,鏗鏘有力地道:“若父親有意起兵討伐劉備,我願意從軍報效,為父親斬下逆賊之首!”
曹操哈哈大笑。
“你不懂!你不懂!”笑著笑著,曹操拍打著高樓外沿的欄杆,感慨地道:“劉備,吾儔也,可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他既然做出整軍經武、意欲北伐的姿態,一方面是有信心在江陵城下與我軍決一勝負;另一方面,也料定了我不願虛擲兵力於此堅城……實際上,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江陵,甚至也不在荊州,我一眼就看得出來!我有辦法!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