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遠所部四更出發,在極短的時間內奔走了二十餘里山道,清掃了超過七處營地,斬殺了賊寇將近四百人。透過沿途吸納可戰之士,他們的兵力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擴張到了將近千人。其迅猛的勢頭正如兵法所說,侵略如火。
直到黎明將至,因為深夜中連續長途奔襲,縱使調動了若干車馬代步,但將士們都有些疲倦了。所以在迫近核心區域之前,雷遠讓所有人休息片刻,待到體力恢復之後,再行大舉。
之前從某處營地裡徵用了一些乾糧食物,有扈從取了來,問雷遠要不要吃些。他沒有什麼食慾,只咕咚咕咚灌了半肚子水,清涼的水順著食道流淌,便讓他精神一振。
雷遠全程和將士們一起作戰,還幾次親自上陣殺敵,但並沒有生出什麼疲憊虛弱的感覺,反而精神愈加健旺。在他冷靜的外表下,奔湧著對勝利的渴望,奔湧著旺盛的鬥志,就像一座將會引起天翻地覆的火山。在他內心深處,很清楚這一場行動的意義,他所要面對的不只是陳蘭之流,他所期待的,是一場徹徹底底壓服淮南豪右聯盟所有人的勝利。
這並不是雷遠刻意謀劃的結果,而是時勢推移,自然而然。
為了勝利的前景,雷遠已經竭盡所能,做了一切該做的事。
山道上的鳥雀開始嘰嘰喳喳,清脆的叫喚的聲音和撲稜稜拍翅的聲音把將士們陸續喚醒了。
扈從們奔到身前,跪伏待命。
雷遠抬眼四顧,目光如電:“出發!”
千名虎士,隨令轟然起行。
整晚的辛苦作戰,固然使得他們稍有疲憊,卻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信心,每個人都由此認識到了己方的強勢,確認了敵方的不堪一擊。
朝霞漸亮,光芒透過周圍重重疊疊的山嶺,落在將士們的身上。雷遠看到前方和後方都有矛戟如林,各色旗幟矗立其間,隨風起伏招展。沉重而有規律的腳步聲猶如悶雷震動,壓過了林木被北風吹過的呼嘯,也壓過了遠處山巔上猿猴或者其它獸類的鳴叫聲。
長長的佇列穿過一道山谷,再繞著一處怪石嶙峋的緩坡轉了半個彎,地勢有時候下降,有時候又抬高。大約走了五里的路程,一名斥候由前方趕回來稟報:前方谷地有敵軍攔截,乃是劉靈所部。
而雷遠只嗯了一聲,甚至連腳步都沒有停下。
原來劉靈叛變了,怪不得陳蘭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可是,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力量,這樣的威勢,區區劉靈,能算什麼呢?這樣一個臨陣背主之徒,他和他的部下們,又能具備多少戰鬥意志呢?
不過土雞瓦犬爾。
全軍繼續向前,直接越過碎石灘,迫近劉靈所部。在行進過程中,賀松、丁奉帶領部下向兩翼延展,使得整個陣型漸漸像一隻飛撲啄食的巨鷹。三百步,兩百步,逐漸進入敵方弓箭射程,正常作戰,到這時候就應該止步整隊了。但雷遠沒有停步,於是所有人都沒有停步,只是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沉默著向前。
在步卒陣中,任暉心搖神馳,他感覺到了這支部隊的威勢,他感覺到了這支部隊的軍心士氣凝聚如山。
他看見對方的陣列中,士卒們本來正利用戰鬥的間隙休息,忽然看到大隊敵軍出現,瞬間呆滯,然後又驚慌失措;他看到有人慌張地舉起弓箭,卻又不敢射擊;他看到甚至有人偷偷丟棄了武器,想要離開自己的戰鬥位置。
……
劉靈所部已經拒守在此一個時辰,期間發生了不下四次戰鬥。
那些忠於雷氏的部曲想要透過山谷支援大營,而劉靈不允許,那麼雙方的立場無法調和,只能靠廝殺來解決。
作為劉靈部下悍將的李篤劇烈反對過劉靈的決定,但他又無法背叛劉靈;於是,最終不得不站上了陣線前端,向著那些熟悉的袍澤兄弟揮刀。
此刻,在他身前已經橫下了不少死屍,身後則是己方計程車卒們用灌木、荊棘之類臨時堆積起的障礙。這些東西似乎建立了一條勉強的防線;可站在這些防線後計程車卒們越來越動搖了。
這些將士們本身是宗主雷緒直屬的精銳,當劉靈突然參與叛變的時候,他們沒有鬨堂大散,已經要歸功於劉靈收攬人心有方。可是半個夜晚過去了,宗主大營那邊仍然在堅持,大營堅持的每一分每一刻,都彷彿在拷打著將士們的良心。
而當雄壯有力的隆隆步聲在碎石灘對面的山道中迸發,當那支威武的軍隊步步迫近的時候,將士們徹底慌亂了。他們很清楚,這當然不會是前來支援劉靈的部隊,如果有這樣的支援力量,劉靈早就說了,這必定是敵人,是強大的、根本無法抵抗的敵人,是廬江雷氏真正的力量所在。
慌亂的情緒就像浪潮一樣,瞬間席捲了整支隊伍。
李篤突然發現自己身邊已經沒有並肩作戰的同伴了,他就像是潮水退去後的礁石那樣被暴露了出來。奇怪的是,對面的敵人們並沒有趁機進攻,他們也站住了腳步,甚至還後退了些。
李篤看著對面原本緊密的隊形向兩旁分開,露出了幾個熟人的身影。有高大強壯的鄧銅、還有精悍的賀松;這兩位,都是地位與劉靈不相上下的有力曲長,而他們都是追隨著小將軍雷脩為數萬百姓斷後鏖戰的英雄,李篤曾經很羨慕他們能夠與強敵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