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軍壓境,無數百姓困頓於深山的時候;就在忠勇將士們為了家人安危,捨死忘生地阻擊強敵的時候,那些糾合著百姓、自稱要帶領百姓們逃離危難的人,卻為私利發起了刀兵之爭,將數以千萬計的普通人捲入了廝殺旋渦之中。
“奶奶的!奶奶的!”鄧銅咒罵著,也不知道在罵誰。
雷遠深深吸氣,又深深吐氣,他冷靜了下來。這樣的情況,是雷遠做夢都不想見到的,但是既然已經發生了,就得按捺住情緒,仔細分析,從而正確應對,進而在其中謀取自己應得的利益。
他沉聲道:“傳令全軍整備,隨時準備作戰。”
一名扈從接令急奔下巨巖去了。
他又問:“賀松在哪裡?”
“賀松在。”
“我讓你查清的情況,可曾辦好?”
賀松俯首道:“大致已經明白了,還有幾處……估計突發戰事,所以我的人陷在那裡,一時趕不回來。”
“沒有關係。”雷遠剁了剁腳下一塊浮土:“你就在這裡,將知道的情況畫下來。”
“是!”賀松連忙找人點起火把照亮,自己拿了片碎石伏地勾畫。
“續之!你在哪裡?”岩石下又傳來趙雲的聲音。
“趙將軍,我在這裡。”雷遠揚聲道。
趙雲很快就攀上了巨巖,劈面問道:“續之,你可知道這是什麼情況?”
“是陳蘭動手了。”雷遠鎮靜地回答。
“何以見得?”
雷遠道:“我廬江雷氏十數年來都是淮南豪右魁首,樹大根深、勢力雄厚,所以陳蘭須得將整個營地徹底攪亂,他才好趁亂行事,渾水摸魚。如果是廬江雷氏主動鎮壓叛逆,必定採用斬其首腦的方式,絕不會擴散動亂以至於此。”
“那麼,此等局面,我們可有辦法應付?”趙雲立即追問。
雷遠感覺到了,趙雲略微有些焦躁。對趙雲來說,更慘烈十倍的戰場都曾經歷過,便是曹軍的虎豹騎精銳,也曾幾番殺得透穿……所以他一定不是擔心自家安全,而是擔心如果局面失控,則數萬淮南人眾在灊山深處鬨堂大散,劉豫州的謀劃成空吧。
在孫劉聯盟抗曹的局面下,如果劉豫州徒然惡了吳侯,卻未能獲得實際收穫,那一定是件非常尷尬的事。對於趙雲來說,也會是一場令人不快的失敗。
雷遠沒有回答趙雲的問題,轉而道:“趙將軍,昨晚我想到了一件事。”
趙雲微微愕然,隨即道:“什麼事?”
“眼前在灊山中的百姓人丁,總數大概有四萬餘,其中淮南豪右們自領的部曲徒附,佔據超過六成。在透過灊山的過程中,各家豪族又會不斷地收攏吸納流民。所以,這數萬人就算安全抵達荊州,真正能夠被劉豫州掌控的在籍戶口,只怕為數甚少。劉豫州願意看到這樣的場面嗎?或者,劉豫州對此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
趙雲沒有料到雷遠會突然問起這毫不相干的問題。他想了想,謹慎地答道:“那是以後的事了,總能夠想到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法子,慢慢來,慢慢解決。”
“天下局勢如此洶湧,英雄並駕齊驅以奪大勢,步步爭先都怕來不及,怎麼能慢慢來。”雷遠搖了搖頭。
他轉身直視著趙雲,大聲道:“我雷續之願意為劉豫州解決這個問題,使得劉豫州至少能獲得兩萬以上的、直接歸屬左將軍府的在籍戶口,但是……”
雷遠放慢語速,然而趙雲深深看著雷遠,並沒有接話。於是雷遠繼續道:“但是,請玄德公對我廬江雷氏稍稍加以優容,如何?當然,不必如東吳那般寬縱,只要能效法曹公手下的李典、許褚之流,就足夠了。”
趙雲搖了搖頭,慎重地道:“這等重大事項,我不能代表主公做決定。”
雷遠輕笑幾聲:“淮南豪右們看重自家的部曲徒附,必然倒向吳侯,不會願意投入劉豫州麾下的。劉豫州是想借助您的勇猛來贏得我們這些武人的認可,使得武人們體會到劉豫州的誠意,從而倒逼各家宗族。所以趙將軍才會不辭辛勞來此,你才是劉豫州的使者,簡憲和不過是個幌子罷了。我這點小小的要求,想來趙將軍有權力答應。”
“我大概知道續之你想做什麼,也深信你能做的成。”趙雲微微斂眉:“只是,續之以為,竟能用這等兒戲手段來脅迫我嗎?”
“斷非脅迫,不過是懇請罷了。”雷遠失笑道:“無論如何,廬江雷氏都會追隨趙將軍前往荊州,絕不會食言。只是,我非聖賢,難以拋家舍業;所以此時此刻,懇請趙將軍能夠體諒些許。”
趙雲深深凝視著雷遠,而雷遠也坦然面對。剛才所說的,便是雷遠的真實想法,也是他切實必須的訴求,便是面對玄德公本人,雷遠也會這般說來,並沒有什麼好掩飾的。
半晌之後,趙雲笑了:“荊州又不是沒有強宗大姓,續之,你的擔憂毫無必要。把你該做的做好,其他的,玄德公自然會周全考慮,斷不會委屈忠臣義士。”
這就足夠了。
雷遠不再多言,向趙雲深深躬身下去。
他旋即又轉身面對等候自己下令的郭竟等人,微笑道:“陳蘭既然打算靠武力說話,那我們就用武力來回應吧,這是最簡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