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朝廷的信譽擺在那裡,大漢朝廷還是很要臉的。
昭武九年的年終,張家一群人聚在了開封城內的老宅中,準備做一下年終總結,並且按照分子發放該有的銀錢。
從進了臘月開始,張家便一直都很熱鬧,府內宴飲不斷,各房的家主主事都從各地趕回。
看著張家的熱鬧,四周的百姓心中都滿是羨慕。
“嘿,這張家今年怕是又要大車大車的拉銀子了!”
“這張家可真闊!”
“嘖嘖,這雞鴨魚肉的香味,隔著牆都能聞到……”
“……”
一群百姓湊在張家四周說笑,指指點點。
張家也是個慣會裝點門面的,從臘月起便在家門口設了粥棚,每日接濟城內的百姓喝粥。
雖然大漢鼎立這些年,百姓的生活變好了,基本上沒發生過餓死人的事情。
只要肯幹,肯定是能找到活計的。
但免費的粥,不喝白不喝,這便宜不佔白不佔!
百姓們喝了張家的粥,自然得說張家的好,就這麼著,張家在開封的名聲一直都很不錯。
尤其是這左鄰右舍,街坊鄰居的,但凡有個難事,向張家開口了,張家也是能幫就幫。
為自家贏得了一個仗義的名聲!
……
張家的議事廳裡。
張家當代家主張通的長子張澤文站在所有人面前,語氣極其激昂的說著什麼。
“咱們家田不少,種植棉花每年所得鉅萬,十分豐厚。”
“但這並不夠!”
“棉花才能賺多少錢,布匹生意才是真的賺錢。”
“我年前在南京求學,曾經去蒸汽製造廠裡參觀過,大漢皇家科學院做出來的蒸汽織布機當真了得。”
“機器只要有煤,便能日夜不息的運轉,一臺機器能當得數十名熟練工人。”
“咱們張家有棉花田,只要花錢買上幾臺蒸汽織布機,再請上一些熟練的工人,便能投資一個織布工坊,到時候財源滾滾啊。”
“諸位叔伯,可否聽小侄一言,咱們今年的分紅先不要分,都拿去買蒸汽織布機去。”
“等到來年,每家能分到的銀錢最少那也是翻倍啊!”
“這種投資的機會可不是年年都有,趁現在蒸汽織布機多在江南普及,北方還無人涉獵,咱們張家才能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啊!”
張澤文苦口婆心的勸說,想要家族中的這些話事人放棄眼前的利益,謀求將來的發展。
張澤文為了備考科舉,遠赴南京求學。
在南京,他見識到了蒸汽機的出現,對社會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見識到了江南手工業,在蒸汽機的衝擊下,而發生的大變革!
現在江南的手工業,正在迅速向著機械化發展。
大量蒸汽機被生產出來,然後被用於生產生活之中,取代了人力的地位。
他知道,將來的大趨勢一定是蒸汽機為動力來源的機械生產,取代大規模的人工生產。
在這場變革中,落伍了,就要吃虧,就要被滾滾大勢碾壓到不得翻身!
…………
四章了,求一點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