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久,
朱見濟此前令人規劃好的道路開工。
被招收過來的工人們都聚集在施工場地,不解的看著用大號的四輪馬車拉過來的一袋袋灰。
“搞什麼東西?”
周大福看著管事的讓人把袋子裡的灰倒出來,聚成一堆再摻上細沙,倒上水,最後成了一種粑粑狀的玩意,疑惑的摸頭。
他跟其他做工的都是京城附近村子的人,因為太子殿下規劃的路正好連通了他們村跟城裡,於是被徵調過來修路。
這本來是一件讓村民很不滿的事。
因為再過不久就要到收麥子的時候了,這緊要關頭把人拉過去修路,那糧食讓它爛在地裡?
好在朱見濟已經安排好了運送水泥的事,工人們只要待在固定地點“玩泥巴”就好,而且還會給他們發工錢和承包伙食。
收麥子的事也不用著急,
研究小院裡奉行小太子“以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最近正好弄出來了一種新式的收割工具,是將傳統的釤鐮改進,讓其變得更靈活省力且精巧,還加了一些防護措施,不至於輕易的傷到使用者。
這樣老人小孩都能放心的用。
除此之外,還有打穀機的問世。
在朱見濟不留餘力的鼓勵和提供金點子的情況下,研究小院裡的人終於給他整了個大傢伙出來。
要說技術難度,打穀機無疑是要比紡紗機高出不少的。
可也許是華夏民族的天賦使然,在關於種地這件事上,技能點天生就很充足。
別的東西還要“俺尋思”一會,種地的東西做著做著就給它升級了,連想都沒多想。
於是當朱見濟得知手動打穀機都被搞出來的時候,心裡的激動怎麼也抑制不住。
而好東西,是要拿出來分享的。
東宮下令,為了彌補農忙時節把人抓過來修路這事,參與了水泥路修建的幾個村子,都能從皇莊農業管理處低價租用新式鐮刀和打穀機。
其中鐮刀已經提前發放下去了,租金可以之後補上。
關於皇莊那邊吹得神乎其神的新農具和太子政策,周大福他們對此倒不怎麼懷疑。
周家村靠近昌平縣皇莊,知道那裡的農戶是怎麼個活法,平常也羨慕他們能給太子當長工。
皇莊裡的農戶們有空也會出來交流交流,順便在不經意間顯擺一下自己“鳥槍換炮”的幸福生活。
加上有德雲社的宣傳,所以直隸地帶的老百姓都知道小太子是個可以託付信任的神奇兒童。
這也是周大福糾結許久後,和老婆睡完一覺後,決定過來打工的原因。
信任是一種很玄乎的東西,
它看不見摸不著,偏偏又能讓人在連面都沒見過的情況下,選擇服從對方的指揮。
這是朱見濟用了半年的投入,才培養出來的一點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