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是不是可以僥倖一下前者,萬一太子劉榮遺傳了他呢?
不過,通常都說,兒子智力隨娘。
如此看來,得放棄掙扎了。
智力是一回事兒,有個拖後腿的娘又是另一回事,顯然,慄姬在太后和館陶眼中已經是個棄子了。
連帶著,劉榮的太子之位指不定哪一天就做到頭了。
“慄姬與長公主交談時,太子是何態度?”
劉啟不死心的追問道。
好歹,劉榮是長子,在他的一眾兒子中最是名正言順,說拋棄就拋棄,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遺憾的。
老太監一怔,有些不知該如何回答,背後編排當朝太子不是他能做的。
“太子殿下向來孝順。”
點到為止,這也是說話的藝術。
劉啟的臉色越發的陰沉,有惱怒,但更多的是恨鐵不成鋼。
孝順……
這話說的雖委婉,但該表達的意思還是表達的很清楚了。
不就是毫無主見,對慄姬這個母親的話唯命是從,覺得阿嬌只配做妾。
這緣分,這契機,還真是被這對母子掐滅的乾乾淨淨徹徹底底。
他想要做月老撮合的心還沒開始燃燒就被潑上了一盆冷水。
但是,他的選擇從來都不只是劉榮一人。
如今的儲君之位,未來是否能夠坐穩江山,向來都不是他一人說了算。
母后幾十年經營的勢力,就註定了可以左右朝局。
慄姬目光短淺,心思粗鄙,難當大任。有樣學樣,劉榮耳根子軟無主見,極易被唆使,又沉不住氣。
可誰讓立太子時,劉榮最合適呢。
“依你看,除卻太子,朕之諸子中,誰與阿嬌最是可能?”
般配二字,他都沒臉說出口了。
老太監心中默默的嘆了口氣,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涉及到了國之根本,他覺得他不配回答。
萬一有風聲透露出去,他就是炮灰。
太后親自教養陳翁主意欲何為,其實並不難猜,有腦子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分析出一二。
除卻太子幾個字一出,意味著皇長子的太子之位易主是遲早的事情。
“老奴愚鈍。”
明哲保身,進退自如方為上策。
“這一切都看陳翁主的喜好。”
老太監並沒有在景帝面前提出半句金屋藏嬌的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