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流言越傳越廣,以及漸漸緊張起來的邊關局勢,讓秦國內部陰雲密佈。
正所謂壓力越大,爆發的威力越猛。
終於在這個壓力到達某個點的時候,一下子爆發了。
永昌元年五月。
秦國東江,爆發了第一場反對秦皇的兵變。
隨後這場反叛,彷彿燎原的火星一般,瞬間點燃了整個秦國的反抗之勢,讓整個秦國一下子,陷入了風雨飄搖當中。
在各地的秦國皇室,見到有人冒頭了,早就受夠了秦皇高壓統治的他們,也在第一時間紛紛跳了出來。
一時間,整個秦國上下,到處都是反叛的聲音,短短几天的功夫,整個秦國五層左右的地方,宣佈脫離秦國。
國內發生了叛亂,讓整個秦國高層動盪不安。
同時,叛亂的發生,也讓各地增調兵援抽調糧草的速度,大大減緩。
而更讓秦國朝廷無奈的是,由於與唐國對持佔用了太多兵力,讓秦國朝廷無力鎮壓下面的叛亂。
而當唐國收到這個訊息後,李源第一時間下令部隊,向秦國境內挺進,想要徹底的壓垮秦國。
果然,隨著唐國的軍隊挺進,秦國的壓力越來越大,隱隱約約有要崩盤的局勢。
收到這個訊息的呂相,也不再管什麼規矩了,當場就要強闖皇宮要見李源。
結果當場被錦衣衛拿下,隨後又被安上了意圖刺王殺駕罪名,直接被關進了大牢。
永昌元年五月末。
隨著被唐軍步步逼迫,秦國領兵大將王翦,終於決定不再隱忍,要與唐國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決戰。
永昌元年六月初,兩軍在秦國境內鹿邑相遇,兩方一望無盡頭的軍隊,彷彿鋼鐵蒼龍一般互相凝望。
特意從北方趕過來指揮作戰的程武,看著對面一望無盡頭的秦國軍隊,發出了一陣感慨。
“終於還是到了這一步,將來誰能成為九州的霸主,就看今天這一戰了。”
秦國和唐國在300年前,都是齊國的番國,兩國的國君,在血脈上更是一脈相承。
隨著齊國的覆滅,秦唐兩國一直在競爭,九州霸主的地位,從剛開始的明面的鬥爭,到後面的各種陰謀詭計,兩者之間的爭鬥從來沒有停止過。
可這麼多年來,由於有金國的壓力,兩國之間並沒有爆發過傾盡國力的戰爭。
如今沒有了金國的壓力,兩者之間,終於要爆發出最後的爭奪了。
雖然唐國明面上贏的機率非常大,但心知秦國軍隊戰鬥力的程武,還是選擇了小心謹慎,唐國距離成功只差一步,如果因為他馬虎大意的原因,打敗了這場戰爭,那他程武將成為唐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罪人,他到時除了以死謝罪,再也沒有別的選擇。
“啟稟大帥,各部隊已經全部就位,隨時聽候您的命令。”
就在程武看著對面的秦軍時,一名傳令兵快速的跑了過來,向他稟報了所有軍隊已經全部就位。
“呼!”
程武暗暗的呼了一口氣,緊握著腰間的寶劍,沉聲命令道:“傳我命令,按照作戰計劃向敵人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