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轉眼間就到達了除夕之夜。
今天是安平三十八年的最後一天,等午夜的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唐國將正式跨入永昌年。
雖然前段時間送陣亡士兵回家,那很多人心情都非常難受,可隨後傳來,朝廷打敗20萬金人軍隊的好訊息,一下子讓唐人沸騰了起來。
為了慶祝這個勝利,他們在新年除夕之夜,打著火把,拎著燈籠,歡聲笑語的走上街頭。
為朝廷取得的勝利而慶祝,同樣也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可有人歡喜,就有人憂!
玉門關的吳家,便是憂愁之人。
朝廷取得了戰場上巨大的勝利的訊息,讓那些心向朝廷的人都歡喜不已。
可這個訊息對於吳家而言,那可就是晴天霹靂了。
當這個訊息傳到玉門關的時候,吳家之人都人心惶惶,都擔心朝廷在打敗金人以後,會反過來滅了他們。
所以為了今後的打算和出路,吳家之人,在除夕之夜聚集在一起,決定商量一下,未來到底該如何辦?
是向朝廷那邊妥協,換一個寬大處理。
還是轉投秦國,搏一搏,那未知的前程。
吳家主宅大廳當中,今夜坐滿了人。
在這些人的面前,擺放的各種美食美酒。
可面對這些美食美酒,以及身邊的美人,在場之人卻是沒有一點心思。
他們每個人眉頭都是緊皺在一起,低頭默默的坐在那裡,不發一言。
坐在上首的吳起,看著下方低著腦袋不發一言的眾人,又轉頭看了看,坐在他身邊,正抱著自己外孫的女兒。
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吳起伸手敲了敲桌子,吸引了一下眾人的注意。
等眾人看向他後,吳起用的他那沙啞的聲音問道:“大家都乾坐在這裡許久了,想必你們都想的差不多了,都說說你們的看法。”
下面的眾人聞言,只是互相對望了一眼,但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開什麼玩笑,都到了這個時候了,有辦法,早就說出來,誰願意在那裡乾坐著呀!
見到下方不為所動的眾人,吳起深吸了一口氣,壓下心中的煩躁。
他知道在場之人,之所以不發一言,除了真的是沒辦法玩,其實也是對他無聲的抗議。
想當初在他女兒和外孫過來的時候,族之人就極力反對收留她們母子。
說什麼收留她們母子二人,會給吳家帶來滅頂之禍,甚至還有人提出了,要把他們母子交給朝廷的意見。
可心中有其他心思的吳起,直接拒絕了眾人的提議,把自己的女兒和外孫,以及逃過來的瑞王贏高等人,收留了下來。
因為他這自私自利的做法,讓吳家之人心中都非常憤怒,如果當時不是礙於他是族長,再加上其手中掌握著兵權,恐怕早有人出來帶頭反對了。
不過後來因為南方百王造反,讓吳家之人,看到了一絲爭奪寶典的機會,便不再拒絕收留太子妃母子二人,反而開始慢慢的巴結她們了。
族中之人的轉變,吳起是看在眼中,滿意在心裡。
其實他收留自己女兒和外孫的目的,也不單純。
有人有糧有地有兵的吳起,早已經當夠了,看門狗的角色。
其實在他心中,早就想把曾經的主人咬死,然後自己登上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讓吳家的名聲,他的威名流傳於後世。
甚至後來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他故意結交瑞王贏高,話裡話外都透露著有投靠秦國的意思。
隨後在自己的目的達成以後,吳起親自派人送瑞王贏高,前往了秦國,希望對方能把自己的意思傳達給秦皇。
至於他是不是真的要投靠秦國,這點吳起從來沒想過。
投靠秦國能得到什麼好處?頂多是從唐國的看門狗變,成秦國的看門狗罷了,甚至因為手上兵權的原因,可能連狗都當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