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頭吃癟的樣子,李源內心就是一陣冷笑。
開什麼玩笑,把錢交給戶部!
那以後這些錢,還不知道是誰的呢。
看到李源一副鐵公雞的樣子,柳相也有些生氣了。
“陛下,您把錢都收走了,那戶部將來怎麼辦,不可能讓他們這些戶部官員,全部上街去做生意吧!戶部沒有錢糧,將來國家出個天災人禍,朝廷拿什麼去賑災救濟?”
“朕不是沒要土地和人頭稅嗎,這些錢難道還不夠戶部用的?”
一提到土地和人頭稅,柳相就是一陣無奈。
唐國建國幾百年,土地兼併人口隱藏可以說是十分嚴重。
整個國家五層的土地,都掌握在世家地主手中,剩餘的四層則是在皇親國戚手中,百姓手中也才只有一層。
而且坑人的是,唐國朝廷有這麼一條律法。
凡是家中有人在朝為官者,無需交納土地人頭稅。
其實這條法律說的是官員的直系親屬和家中的奴僕,以及他名下的土地,無需交納稅賦。
可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有些百姓為了不繳納稅負,便把自己家的土地,掛到了官員的名下,並且自願成為對方家中的奴僕。
這樣一來,這些百姓每年只需要向這名官員交納一定的錢糧,便可無需向朝廷交納稅賦和服徭役。
人是有從眾心理的。
一個村子裡的人,看到別人這樣做,全家都吃飽穿暖,怎麼會不動心。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這條道路。
隨著時間的長久,朝廷流失的人口土地越來越多。
甚至到後來,一個村子,乃至一個鎮子土地和人,都到了某位官員的名下。
也正因為如此,朝廷收到的稅收越來越少。
甚至某段時間,稅收成階梯性下降。
而李源提出的稅賦改革,根本就沒提這一茬。
其實是李源看不上這點稅負,相比商業稅鹽鐵稅等一類的稅收,土地和人頭稅還真算不得啥。
“陛下,難道這其中的情況你真的不清楚嗎?就那點土地和人頭稅的錢糧,您說說能幹啥?”
看到老頭無奈的樣子,李源微微一笑,攤手道:“這是你們自己的事了,如果你們想要多收點錢,那你們就想辦法,把祖宗那條律法給改了,反正朕得錢,你們想別想。”
看到李源一副死不鬆口的樣子,柳相氣的是吹鬍子瞪眼。
對於老頭生氣的樣子,李源假裝沒看見,擺了擺手道:“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您老人家也忙活一天了,先回去休息吧,順便再告訴一下那些傢伙,老老實實的上交稅負,今天早上的事情朕就當作沒發生,否則朕不介意花帶血的錢。”
…………
看著老頭離去,那佝僂的背影,李源半眯著眼睛,手指不自覺的敲打著桌面。
柳相這個人,李源覺得他有些不適合當宰相。
這個老頭想的總是太多,總是擔心這擔心那的,有時候遇到事情的時候,老是猶豫不決。
而且老頭的年齡也不小了,為朝廷操勞了一輩子,也該讓他回去怡養天年了。
“看來我需要找一位新宰相了。”
有了要換人的想法,李源便開始考慮,誰適合接替這個老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