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穎城內。
刺史鄧真帶領著貼身侍衛,巡查著城內的防務。
自打早上開始,鄧真右眼皮就不停的狂跳,總覺得會有什麼大災難降臨。
心中不安之下,鄧真幾乎天一亮就爬了起來,開始巡查整個城池上下,以防止有什麼意外發生。
如今隨著災情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難民聚集到城下。
據今天早上的統計,城下的難民數量已經高達了數十萬。
作為一州刺史,對於眼前的這種情況,鄧真心中是最清楚的。
由於朝廷不發賑災糧,民怨越來越大,只要出現丁點意外,整個江州將會萬劫不復。
一旦整個江州將會兵災四起,他這個江州刺史,將會成為第一個倒黴的人。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鄧真幾乎每天一封奏章的往朝廷裡送,希望朝廷能以儘快的速度,發放賑災糧餉,解決江州災情。
可從去年到現在,朝廷回覆的只有一句話,朝廷儲糧不足,由地方自行解決。
看到朝廷的回覆,鄧真氣得幾乎要吐血。
朝廷那幫大老爺們也不想想,如果他能解決,會每天像催命一樣往朝廷上奏章嗎。
朝廷指望不上了,鄧真只能把目光轉向了江州的世家,和那些藩王們。
在他想來,這些人常年受朝廷恩惠,如今朝廷遇到了困難,這些人應該會慷慨解囊,來幫助朝廷度過眼前的困難。
可結果呢!
當他登門拜訪的時候,這些世家都是好茶好水的招待著,一副招待貴賓的樣子。
可以等他提出要借糧,原本滿臉歡笑的世家們,瞬間變成了苦瓜臉,開始對著他大倒苦水。
說什麼自己家裡糧食,只夠一家人每天喝一碗稀粥的,如果借出一點,全家人都要餓死。
甚至有那些過分的,直接詢問朝廷什麼時候發賑災糧,他們一家老小,都等著朝廷救援呢。
而那些藩王的表現更過分,每當他上門求見的時候,那些藩王們都是穿著一身破爛走出來,甚至還會讓自己的妻妾拿著破棍破碗,打算上街要飯。
每當見到他的時候,那些藩王更裝出一副餓虛弱的樣子,抱著他的大腿嚎啕大哭,希望他這位刺史能看在他們這些藩王,鎮守地方的份上,送點糧食給他們,讓他們活下去,繼續為朝廷效力。
世家和藩王的做法,讓鄧真徹底的開了眼,他終於明白了,他當初離京的時候,柳相為什麼會跟他說,世家如無恥,藩王更在其上。
想著世家和藩王的醜惡嘴臉,鄧真恨的是牙根癢癢。
可無奈的是,他又拿他們沒辦法。
世家關係網路錯綜複雜,根本不是他一個刺史,能夠拿捏得住的。
而藩王只有陛下和宗人府,才有管理的權利。
所以他這個刺史,明面上是一州軍政之主,但實際他能管的人真的沒多少。
軍隊方面,由各自軍團長管理,他這個刺史只有調兵權,沒有指揮權。
而政權方面,各城太守都有自己的靠山,對他這個刺史的政令,幾乎都是陰奉陽違。
表面上聽你的,私底下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
這就是沒有世家後臺的下場。
鄧真十分懷念當年陪伴陛下讀書的日子,想當初在陛下身邊的時候,哪有這麼多爾虞我詐。
一想到皇帝,鄧真眼中忍不住滲出了水霧。
“陛下,如果您在天有靈,就保佑朝廷度過這次災難吧!”
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鄧真看了一眼,舞宴傳來的方向,嘆了一口氣,打算回去繼續寫奏章,看看朝廷能不能擠些糧食出來,先給他應應急。
“大人!大人!朝廷來人啦,有糧食啦,有糧食啦!”
就在鄧真剛轉身的時候,一聲聲驚喜的呼喊,從遠處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