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的時候,李源也不敢確定他這個猜測是否是真的,畢竟這都是他自己從記憶中推測出來的。
而且他都打算好了,一旦他造反成功,就把自己這個猜測放出去,當為什麼造反要的理由。
可當他知道,太子也是在今晚造反的時候,李源就對自己的猜測,有了八成的肯定。
對於老太太,為什麼要這樣做,李源也在記憶中找到了相應的答案。
他懷疑,皇帝根本就不是趙太后當初的那個孩子。
之所以會有這個懷疑,是因為前身在一次去太醫院,找助性藥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本老太醫留下的筆記。
根據那個筆記記錄,在趙太后去秦國的第二年,小皇帝得了一場重病,太醫院幾乎對此束手無策,一些老太醫,已經在心中下了,必死的判決。
可奇怪的是,快要病死的小皇帝,竟然在三天後奇蹟的好了。
而更讓太醫院驚訝的是,自打他們確定小皇帝不行以後,便只開了療養的方子,根本就沒有人開治病的方子。
可問題就來了!
沒人給小皇帝開治病的方子,那小皇帝的重病是誰治好的。
對於這點,太醫院的人都非常好奇,經過多番打聽,後來他們得知,小皇帝的病,是被一名民間的神醫看好的。
至於那個神醫是誰,那就沒人知道,他們只知道,這個神醫在治好小皇帝病,以後便走了。
得知這個訊息的太醫院,第一時間,就要給皇帝複診。
可對於這個要求,卻被皇親宗室給拒絕了。
理由就是小皇帝大病初癒,需要靜心修養。
可小皇帝這一休養,就是三年多。
在此期間,宮裡的太監宮女們,幾乎被換了一遍,太醫院裡見過小皇帝的太醫們,也被各種理由辭退或者是換走。
而巧合的是,在小皇帝重病的那一段時間,跟小皇帝同歲的文江王小兒子,卻突然意外夭折。
李源也正是因為根據這兩件事情,才得出了一個判斷。
那就是,當年那個小皇帝估計是病死了,甚至也有可能是被他人害死了。
而頂替小皇帝位置的,就有可能是文江王的小兒子。
但紙是包不住火的。
趙太后回來的時候,估計就是因為發現了這一點,再加上她在秦國的十年經歷,才讓她有了背叛唐國的想法。
畢竟殺子之仇不共戴天。
至於趙太后與秦國後面的計劃,李源就不清楚了。
畢竟,他只能根據前身的記憶,來推測一些事情,那些前身不知道的事情,那他就沒辦法。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了東宮。
只不過等他們到達的時候,秦瓊這邊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
東宮裡面的宮女太監和殘留的守衛們,被秦瓊按照李源的要求,通通誅殺。
等李源走進東宮的時候,秦瓊便正在門口等待。
等李源走近以後,秦瓊直接單膝下跪。
“末將沒有完成主公的任務,請主公責罰!”
看著跪地請罪的秦瓊,李源皺著眉頭問道:“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