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太后這一去,就是十一年,直到秦國皇帝老死,她才被接回唐國。
這11年來,趙太后到底經歷了什麼,沒人知道,她也沒說過。
趙太后回來的那天,李源父皇率領文武百官,百里相迎,京師百姓在道路兩邊,衝著她的車架,紛紛跪拜叩頭,感謝這位國母,為唐國的付出。
這一天,母慈子孝。
這一天,君臣相融。
一切,看著都非常融洽。
可一個月後,情況就有了變化,趙太后以兒子年幼為由,開始了垂簾聽政,甚至後面開始逐漸的掌握軍政大權。
隨後僅僅半年的時間,趙太后便掌控了整個朝廷,開始對當初逼迫她去秦國的人,展開了瘋狂的報復。
那一年,京師是腥風血雨。
每一天都有人會被推到菜市口斬首,每天都有成群結隊的犯官家屬被充軍流放。
這場風波,整整持續了兩個月。
兩個月期間,皇親宗室人數減少了一半,朝廷文武百官,被換掉了八層。
完成了自己的復仇,趙太后便開始整頓軍隊,在她迴歸的五年後,這個女人竟然親自帶領大軍,進攻秦國。
秦國和唐國的這一戰,唐國不但收回了割出去的土地,而且還反吞了秦國十幾座城。
雖然不知道最後為什麼朝廷突然收兵,但唐國的百姓們還是非常高興的,他們這一戰,不但收復了國土,還佔領的敵人不少領地,他們已經滿足了。
也正因為這一戰,趙太后名望大漲,甚至被稱為千古一後。
原本在此情況下,只要趙太后願意,她隨時可以把自己的兒子給替換掉,成為史上第一個女皇帝。
可她並沒有那麼做。
在班師回朝以後,趙太后就還政給了兒子,回到了後宮當中修身養性。
趙太后的決定,讓唐國百姓們讚不絕口,更是有人為她立起了長生祠。
但世人不知道的是,雖然李源的父皇接管了朝廷,但代表唐國君權象徵的金印,和管理軍隊的虎符,趙太后卻沒交給李源的父皇,讓他這個皇帝有名無實。
以至於每次皇帝批改完奏章,都要送到後宮當中交給趙太后,由她親自蓋印。
朝中任何政策,如果沒有趙太后的同意,根本就無法實行。
對於這種情況,李源父皇剛開始還有些怨言,在幾次反抗無果之後,他也自暴自棄了,甚至到後來他連奏章都不批了,直接全部送到了後宮當中。
而這種情況,一直到今天,還未改變。
朝廷每天的奏章,都會準時的送到老太太手中,然後在老太太批覆蓋印以後,再以皇帝的名義傳出去。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李源才把對付太子的任務,交給了秦瓊,而他打算帶著剩餘的人,去會會這個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