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眼鏡大叔委婉道,“基本能確定是生前墜樓,死者俯臥位,除頭部,無嚴重外傷,全身多處骨折,初步判定是墜樓而亡,具體死因,還要解剖後才能精準確定。”
周南點頭,沒什麼不好理解的。
生前墜樓,顧名思義,就是墜樓之前人還是活著的。
準確判定生前墜樓還是死後墜樓,對於偵辦墜樓案件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般來說,可以根據屍體傷口的“生活反應”,也即血液凝固狀態,來判定是否生前墜樓。
我們都知道,由於人類具有自我修復功能,所以人在活著的時候出血,血小板會促使血液凝固,達成止血的效果,死後則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此外,還可透過骨折的位置進行判斷。只要是活著的時候墜樓,落地的一瞬間,都會出現抵抗地面的反作用力,這是人體的本能反應,無可控制避免,由此導致的後果,便是在骨骼的大關節處出現骨折現象。
而死後墜樓的人失去了這種本能反應,骨折部位不會限於關節處,多會根據撞擊的部位不同而不規則的分佈。
生前墜樓還是死後墜樓,對案件的定性自然不會相同。
生前墜樓可以是自殺,也可以是他殺,而死後墜樓,顯見只有一種可能性,他殺後被人拋下。
所以目前來看,齊楚晉的死亡,既有可能是自殺,也不能排除他殺的可能性。
看起來像是廢話?可刑偵工作不就是要將這些“廢話”一一嚴謹排除,最後得出真相嘛。
抬頭看了眼實驗樓,周南表示,“我上去看看。”
到底不是兩月前的萌新,不但不敢看屍體,連事發現場都沒走過,最後居然還破了案,幸運值當真滿格了。
實驗樓內部,比外表要低調些,終究是學校,再有錢也不能吃果果的金碧輝煌。
但...人家是有電梯的。
三人乘坐電梯,毫不費力的到達頂樓。
老左抱著個小本子介紹道,“這裡我剛才看過,在天台邊緣,找到了一對鞋印,除此之外,沒什麼特別的痕跡,可惜這棟實驗樓樓頂沒安監控,不然就簡單了。”
天台視野很寬廣,放眼望去,高爾夫場地的草坪綠意喜人。
“這裡,”老左打頭,給周南指著那對鞋印的位置。
幸好今天沒颳大風,不然這層留有鞋印的浮土怕是很難保住。
周南走過去仔細看了看,又探頭往樓下瞅了瞅,位置相對應。他又在樓頂四處轉了轉,看似隨意實則已經把天台景象一一刻入腦海。
沒有目擊者,意味著沒有大姨,老左的“效用”降到了最低,但不妨礙周南發問,“你覺著是自殺還是他殺?”
老左合上本子,“這我確定不了,但無論哪種,都有說不通的地方。”
趙樂成撓頭,“怎麼個說不通法?”
“落點!”
周南與老左難得異口同聲。
小趙想進一步求教的願望,遠遠被一陣哭喊聲打斷。
“我兒子死了,我憑什麼不能見!讓我過去!”
蔣女士,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