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演員跟對手演戲,透過對手的語言、表情,和人物的情感,會給你產生一種相對應的東西,我對的就是空氣,讓我怎麼演?”
丁旭能感覺濃濃的怨氣撲面而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繼續道:“這種事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也有三四年了,我跟某流量演員演對手戲,整個拍完一部戲就沒見過幾次面。那天拍戲的時候我還說,整部戲都拍完還不認識對手戲演員啊。”
“殺青的時候終於見面,我說咱倆終於見面了。為啥?我看不到他。永遠是a組,他是主戲;b組替身;c組替身,永遠都是這樣。”
“現在市場規律是片方要賣這個演員,必須有影響力平臺才會買,就像我們說的這些ip演員,男女一號給很短的時間,不管有多少戲。首先一點是肯定的,你的心都踏實不下來怎麼來塑造這個人物形象?”
丁旭實在好奇,追問道:“有一個替身替他跟你反應,或者說念他的詞,不帶景別,先拍你最後再切他的戲?還是這個替身會用他一部分?”
“比如我從外地回來,劇組說你16號到,我造型到下半夜一點,看看劇本看到三點,早晨六點半化妝,我一到現場,全是我跟s演員的戲。”
“因為我演的是皇上,主演全是替身。我問導演某某演員沒來?他說人家在a組,我有什麼辦法?”
“接下來全景橫拍什麼的,拍完以後我對著的這個人就是替身。但是我覺得這個替身還是蠻敬業的,我當時跟他說了一句話:你好好演,雖然沒有你的正面,但是你也是在跟我表演,在交流,你一定要鍛鍊自己,雖然你沒有正面,但是你也演的是一個男一號。”
丁旭還是有點不明白道:“只有背影用替身?”
“全景也可以啊,你想一個男一號,沒有時間,全景,中景、近景,帶關係的,基本上全是替身。”
“拍他的時候就是這一個臉,近景正面是他。我也有替身。因為我也是論時間算的,今天你給我多少錢我來,拍五天或者是八天,然後我來不了也是替身演我。”
丁旭恍然大悟,現在都他孃的這麼玩?
“至於背臺詞的問題?”劉明也開始放飛自我道:“是不是網上熱議的用數字代替?”
“說數字的可能也有,但我沒見過,大部分是別人在旁邊提詞。別人說一句,他說一句,其實大部分年輕演員都這樣。”
“當然老一輩偶爾也有,曾經跟一個所謂老戲骨拍戲,那時候沒有替身。他從外地剛下飛機,大家都等著他,那是我跟他拍的第一天戲。”
“終於來了,趕緊開拍。結果他說一句,底下那個助理說一句,導演沒吱聲,總是說再走一遍,走了十一遍,最後這個演員走的過程中背下來了。”
“那時候不允許不背臺詞,你不背,導演也會想辦法控制,可現在……”
“年輕的難道沒一個能過臺詞關的?”
聽見丁旭問,劉明認真回憶回憶,最後搖頭道:“可能有,但我暫時沒遇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