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拉克離開了墨菲的房間。
他把基汀說給他的話複述給了墨菲,但墨菲與迪亞茲的關係要比同志之間更復雜深厚,這也算是其第一次在這項事業中面對關係到自己的生死離別,能否走出來,需要多久走出來都還是個未知數。
途徑溫斯頓的門前時,維拉克沒有進去找他一起工作,而是回到自己的房間坐在書桌前沉思。
人死了就真的死了嗎?
對他們這群人而言, 死亡的概念應該更特別一些。
維拉克自己想了一下,除非平等會失敗了,全軍覆沒,這個世界上以後再也沒有了火種,不然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死。
肉體可以被打敗,靈魂不會。
可無數個個體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個體們就不再是個體了嗎?
他們依然還是自己。
那麼,犧牲的個體,就不應該因為匯聚的力量太過強大而被忽視、遺忘, 他們需要被記住。
維拉克其實並沒有寫東西的習慣,唯二沒少寫的,一個是《平等論》、《階級論》的筆記,一個是在戴曼斯監獄時不時給自己寫下的鼓勵的話。
此時,他拉開抽屜,從中拿出了個嶄新的筆記本,用鋼筆寫下了東西。
阿諾德·科林。
二十四歲。
佈列西共和國萊澤因市人。
家境殷實,一直過著富足的生活,從未經歷過什麼風雨。
他是一個心思單純的大男孩,眼裡只有朋友,夢想是和摯友們一起遊玩整個世界,活完精彩的一生。
於1433年, 在試圖加入平等會與摯友克里斯、伯因並肩作戰時,為保護我而犧牲。
範·道恩。
四十一歲。
佈列西共和國沃斯沃裡郡德恩市人。
家境貧寒,曾遭人陷害被抓入戴曼斯監獄, 後來跟著我一起成功越獄離開。
他外表粗獷心思細膩, 善於組織領導, 是個很值得信賴託付的同伴,最憧憬的事是回到家鄉和親人們安安穩穩地度過餘生。
於1433年,在逃出監獄沒多久後再次遭到政府逮捕,因不願在政府的嚴刑逼供下說出關於我的情報而選擇自殺。
吞噬
盧達·丹尼爾。
二十歲。
佈列西共和國萊澤因市人。
父母都是工人,年紀輕輕就加入了平等會,最早做我的司機,幫助我傳遞情報。
這個孩子很年輕,富有朝氣,開朗樂觀,總是咧著嘴笑,常和我說等我們改變了世界,他的父母就不會再那麼勞累了。
於1433年,在進攻政府大樓時,為保護伯因安全撤離而中槍犧牲。
帕特里克·威洛。
二十五歲。
敦曼合眾國舊南約市人。
基汀老師說他和他的父親威爾遜長得很像,都是八字鬍,眼窩凹陷,瘦高瘦高的。從小在基汀老師交付給他父親的酒館裡長大,和黑幫打交道。
他的性格也和他父親一樣,溫和善良,對未來帶著一絲迷茫。他的夢想是等新世界到來之後,做一名醫生、老師,建立一所醫院、一所學校,既救助那些貧窮的人們,也幫助他們學習知識,脫離貧瘠。
於1434年,在舊南約裡因遭到政府清剿而犧牲。
拉瑞·辛。
五十四歲。
敦曼合眾國舊南約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