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諷技能不光360度無死角輻射,還沒有冷卻時間。
就好像對於旁白來說,嘲諷這種事就像是被動一樣。
除了嘲笑,就是嘲諷!
在踏入新的房間或者新的走廊時,旁白就會用平淡無奇而又不急不緩的語氣慢慢敘說著自己的看法。
一旦玩家不按照旁白說的來做。
旁白就會開啟嘲諷模式;
而且一旦著這種模式下進入結局,那旁白就會更加肆無忌憚的嘲諷自己。
【……似乎不太妙呢……】
氣的玩家都想跑到遊戲裡,代替史丹利跟這個旁白來一場友好的切磋。
憤怒,崩潰,糾結,難以忍受,便是這些玩家最開始對旁白的看法。
但慢慢的,隨著解鎖的結局越來越多。
玩家發現了這款遊戲精髓!
這遊戲的正確玩法是折磨旁白啊!
一開始玩家不按照旁白的提示來,旁白會看似有意無意的糾正回來;
但慢慢的,旁白就會變得有些無奈;
再後來,旁白就開始惱怒,開始對玩家的選擇進行各種分析,向玩家解釋自己的選擇是多麼的棒!多麼的合理!
再往後,旁白髮現玩家還是不按流程辦事,就會開始哀求起來,各種請求玩家按照自己的指引行動。
當到了最後,旁白就會徹底放棄拯救的想法,抱著‘你做你的,我嘲諷我的’語氣默默嘲諷。
而且,不同的結局下,旁白最後的表現也有所不同。
欺騙結局中,旁白一副成就感十足的語氣。
看看,看看,這一切都是因為有我,聽我的話才能成功。
在爆炸結局,死亡結局,瘋子結局……,旁白則是嘲諷完之後,語氣平淡的講述著史丹利的結局。
彷彿是在說,‘諾,不聽話的後果就是這樣!’。
而在逃生艙結局中,玩家利用辦公室把旁白關進去,卻發現整個遊戲好像缺少了什麼,變了味道。
旁白就好像是每個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他是你過年時碰到的親戚,是你工作是遇到的領導,甚至可能是在網路上毫不相關的路人。
他們會對你的各種行為指手畫腳,以彰顯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
當你在他們的指引下做出成就,他們便會沾沾自喜,自以為是。
當你無視他們碰個銅牆鐵壁,他們便會冷嘲熱諷,一陣唏噓。
在《史丹利的寓言》中,最好的結局便是欺騙結局。
其他結局總是失敗收場。
這意味著你在他人的目光中,永遠無法真正的成功。
只有按照他們的理論去做,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哪怕結局不是那麼美好,哪怕過程如此短暫,哪怕生命中的風景黯淡無光。
這些人也毫不在意。
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因為“史丹利是幸福的!”
……
而將這款遊戲徹底推向神壇的,便是混亂結局和選擇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