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不是猶豫不決之人,戰略戰術既定,就要堅決執行。
手下將領,老將韓當、黃蓋等,對周瑜的部署,深表懷疑,屢屢直言力勸。
周瑜不想被諸將擾了心神,索性避而不見。
……
眾將有異議,並非周瑜最煩心之事。
為了大破荊州水師,周瑜定下火攻之計。
火攻,須借風勢。
周瑜通曉天文地理,算定近來必有風起。
可是,連續多日,風平浪靜。
天氣日涼,水草漸枯。大風再不來臨,分散在鄱陽湖內的水軍各部,就將暴露行蹤,火攻破敵之計,就將失敗!
人只能借力天時,無法左右天時。
大風遲遲不起,周瑜就不能下達進攻命令。
眾將情緒日益不穩,再拖下去,後果難以想象……
周瑜煩悶不已……
長江北岸,小孤山旁。
周瑜的水軍軍營,駐紮於此。
一葉小舟,駛出軍營。
周瑜周公瑾,未著軍服,身披大氅,羽扇綸巾,只帶著兩三個親隨,駕舟而行。看當空皓月,望閃爍群星,以靜心神。
用扇一指,小舟向岸邊水草茂密處駛去。
“撲簌簌……”
小舟闖入,驚醒夜鳥。
一隻沙鷗,沖天而起。
鷗鳥盤旋,皓月背景,其美如畫。
周瑜時而伸出手指,輕輕捻動岸邊水草。時而舉起巾帕,觀察風向。又時而,凝眉托腮,若有所思……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突然,不遠處傳來歌聲。
聲音雖然不大,卻清晰可聞。
親隨警覺,手按刀柄,微弓身軀,如蓄勢待發之猛禽,隨時可一躍而起!
周瑜微微一笑。“無需緊張,此非敵也。”
親隨不敢大意。“謹慎為妙。”
周瑜用羽扇指指歌聲傳來的方向。“此人歌至中途,氣息不穩,聲調偏差,必有肺疾。且其歌落寞、惆悵,焉能是敵?”
……
岸邊避風處。
一舟,一槳,一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