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中,有被劉芒吳用收買的,適時獻上一計。劉芒既然居功請賞,想當郡守。乾脆保舉他去幷州,做雁門郡守。
這樣,既能滿足劉芒的要求,又能把這尊煞神請出幽州。
此計不錯!
幷州,各方勢力交錯。很多郡,都有很多個郡守,是各路豪強任命的。甚至包括幷州刺史,都有很多個。
比如袁紹,剛剛奪了冀州,便立刻封了自己的外甥高幹為幷州刺史。
眼下的情況是,只要是個諸侯,不管大小,都到處封官。
幕僚建議劉虞給劉芒幷州的郡守,同時給劉芒些錢糧,爭取早點把劉芒“請”出幽州。
劉虞是公認的寬仁長者,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是當今為數不多還把漢朝廷當回事的諸侯。
劉虞當即決定,表奏劉芒為幷州雁門郡太守。
劉虞之所以上表奏明朝廷,一來是為了表現自己是大漢臣屬,二來也是不甘受劉芒的要挾。
說得好聽,劉芒是申請錢糧官職,而在劉虞看來,劉芒實際上就是以手中的兵來要挾。
如果朝廷不準表奏,那劉芒就不能埋怨劉虞,而只能把怨氣撒在把持朝政的董卓身上。
如果能因此惹得董卓和劉芒交惡,進而發生衝突,則不失為又一次的驅虎吞狼。
劉虞立刻上表,派人奏報長安的朝廷。
吳用得了劉芒得命令,隨劉虞派的幕僚一起趕赴長安,爭取儘快促成此事。
……
幷州,雖是大漢疆域內最貧困的州之一,卻因其獨特的地位位置,而深受各路諸侯的重視。
幷州察太原等九郡,只有不到七十萬人口。
幷州處於大漢疆域的北部。幷州北部諸郡,歷來是北抗匈奴的前哨。而南部卻和中原只有一河之隔。
南部的上郡、西河郡、太原郡、上黨郡,全部和司隸校尉部相鄰。
司隸校尉部,是包含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的京畿地區,是大漢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
從這個角度講,幷州既是大漢北部的邊關,又起著拱衛京畿的作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這也是劉伯溫強烈建議劉芒進駐幷州的原因。
……
董卓掌控朝廷以後,因疲於應付袁紹組織的盟軍,無暇經略幷州,因此,幷州諸郡被各股勢力分別控制,而其中最大的勢力,便是佔據上黨郡的張楊。
現在,討伐董卓的盟軍解散了,中原一帶暫時沒有大的戰事,各路強豪開始重新佈局,而幷州再次引起各路強豪的注意。
強豪之中,對幷州對在意的,自然是剛剛佔據冀州的袁紹。
幷州和冀州,只有一山之隔,控制幷州,可以保障冀州西部的安全。袁紹正是出於這個目的,才將自己的外甥高幹任命為幷州刺史。
可是,袁紹剛剛逼死韓馥奪了冀州,現在的首要任務是保護住富庶的冀州,而沒有能力派大軍進駐幷州。
袁紹手下謀士逢紀獻上一策,封一直想巴結袁紹的上黨太守張楊為太原太守。
太原郡,是幷州的政治經濟中心,控制了太原,就控制了大半個幷州。如此,既可讓張楊成為冀州的從屬,又能保證冀州西部的安全。
袁紹聽從逢紀的計策。
可是,惦記幷州的,不止是袁紹。盟軍散了,董卓可以鬆口氣了,他也琢磨著,如何把幷州控制在自己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