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這一次回到礦場,除了給徐司令站臺,還視察了礦場新成立的青離出版社。
青是柳青的青,離是姜離的離——昭寧公主就叫姜離。
這一家出版社除了印刷教材之外,還會對外承接出版印刷的活兒。
賀元帶過來的那一批工匠獲得柳青給予的鉛活字技術已經有了二十多天的事情,只是實驗了兩三次就早已經將鉛活字給弄了出來,現在正在豐富字型檔。
有兩個字型檔。
一個是柳青提供的簡體字型檔,使用從左到右的橫排版,還包括的標點符號。
一個是大虞原有的繁體字型檔,使用從右至左的豎排版,不帶標點符號。
工匠師傅們的技術很嫻熟,但是一家出版社用的字也很多,並不是每個字弄一個就完事了,要弄很多個。
用得越多的字,需要的數量也就越多。
這樣才能滿足排版需要。
簡體字型檔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一年級一期的教材也開始了排版工作,用的就是橫排版簡體字。
這樣的排版風格,柳青也向禮部作了說明,按照他的意思,這就是要向天下讀書人表明,他們根本就沒有意願培養當官的人,所以弄出和主流格格不入的版式,儒家也就用不著擔心學習這套教材的人跟他們搶飯碗。
禮部對此當然是歡迎的。
設定的障礙越多,跟主流偏離得越大,他們就越歡迎。
他們還試著印了幾頁,效果也還差強人意,比這個世界的印刷質量要好。
當然,字型也小了很多,節省了大量的紙張。
這一家出版社就建立在明燈工業旁邊,那些工匠師傅已經成為了出版社的第一批工人。
柳青最關心的就是教材的排版印刷問題,問了一下,大概再過半個月就可以正式印刷。
他算了一下時間,到過年之後正式開課,學生們都可以獲得印刷出來的教材,也就滿意了。
賀元陪同柳青一起參觀,說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為了這家出版社能夠正常運作,已經囤積了大量的紙張,讓京城這一片區域的紙張都變貴了。
柳青沉吟:“我們要不要再弄一家造紙廠出來?”
賀元又驚又喜:“駙馬,《魯班書》上面有造紙的技術嗎?”
駙馬出品,必屬精品,這已經成為他的信念了。
他相信柳青真的要弄造紙廠,那一定是非同一般的造紙廠,是劃時代的造紙廠,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造紙廠。
柳青道:“有倒是有,效率也還行,就是對環境的汙染比較大……”
他確實挺想整出一家造紙廠來的。
這個世界的紙張太貴了,無形中就加大了普及教育的成本。
主要還是因為造紙的效率太低。
技術他是有技術,可那也是他穿越之前那個世界已經淘汰掉的技術,對環境的汙染很大,再讓他有一些猶豫。
——為什麼他有技術,這個就不需要再解釋了,眾所周知,一個寫歷史穿越文的作者,出於職業需要了解一些工業技術,是合情合理也合乎邏輯的。
賀元不以為然:“這環境嘛,汙染一下也不要緊,哪裡有做事不弄髒地的?咱們大虞那麼大,髒一小塊地也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