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的掩護質量太高了,米勒甚至沒追到薩博尼斯這,在羅賓遜那裡就被卡死了。
喬丹出三分線的瞬間,薩博尼斯傳球過去。
接球,出手。
這一套配合順暢得好像是米勒穿著開拓者的23號。
“唰!”
19比15
“當邁克爾像拉里一樣打球的時候,波特蘭就很難被擊敗了。”
“令人驚訝的是,邁克爾居然願意這麼做。”
路易發現了喬丹臉上的滿足,那不是裝的,也不是為這一球而開心。
這看起來,更像是對現狀滿意。
被路易改變了命運的喬丹,在開拓者開啟職業生涯,卻遭遇了幾個不知道如何用他的教練,把他變成了一個大包大攬的持球核心。
讓哈登化的喬丹放棄持球權的難度,比讓痴迷得分王的喬丹放棄持球權的難度要大上很多。
因為包攬一切是最讓人痴迷的。
你會有種感覺,自己無所不能,隊友只需要把最基本的髒活累活幹好就行了。
贏球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個人贏下的。
而這種贏家獨吃的效果,卻沒有在輸球的時候反應出來。那些包攬資料的人,往往在輸球的時候資料也很好看,於是大家就會說了:隊友cba啊。
痴迷得分王的喬丹很快就發現就算不大量持球,他也能隨意得分。
而習慣了獨攬一切的喬丹來說,做到如此覺悟的代價不在於別人的勸導,而在於出道九年顆粒無收的挫敗。
他是為了冠軍選擇犧牲,對其他球隊來說,糟糕的是讓喬丹發現並理解“無球也很好玩呀,為什麼我要一個人承擔所有呢”這個淺顯的道理。
不拿球的喬丹依然在攻防兩端影響著比賽。
防守端主動去防威爾遜,讓想要幫球隊打回來的征服者難以接球。
羅德曼來到罰球線給拉烏夫擋拆,可是,他的投籃威脅為0,所以克利福德·羅賓遜大膽包夾拉烏夫。
拉烏夫想把球傳給羅德曼,意圖太明顯,被羅賓遜的長臂拍掉。
尼克斯的進攻回合就此結束。
阿爾文·羅伯特森拿起球,傳給快下的喬丹。
威爾遜追了上來。
喬丹剛才防到他無法接球,他也想阻止對方的單騎快攻。
這是喬丹難得的表演時刻。
他本應該直闖禁區,奉上一記精彩的灌籃,但在看到威爾遜回追過來時,他就想好要怎麼進攻了。
左側三分線外,全速運動中的喬丹突然停下腳步,就在三分線外收球。
這是威爾遜萬萬想不到的進攻選擇。
“唰!”
22比15
喬丹連續命中兩記三分後,對愕然的威爾遜說:“你該不會以為我已經忘記了去年在這裡發生了什麼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