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遠征的話,或許無意,但路易聽著卻有心。
是的,這麼看確實像。
為了搞克勞斯,熱火的首輪他也不要了,鮑維籤換自然也要擱置。後面就看熱火能不能騰出簽下鮑維的空間。如果能,他們依然能簽下鮑維。
路易本來想在之後來一波終極噁心,拿公牛交易來的次輪籤和熱火換庫科奇的簽約權。
現在看,還是算了。
至少表面上,要讓這個交易看起來是熱火隊的單方面行為。
如果庫科奇的簽約權最終回到尼克斯的手上,那就算路易能把黑的說成白的,都洗脫不掉尼克斯和熱火暗地裡相互勾結,在交易市場上打配合打壓其他球隊的嫌疑。
不管是為了個人的聲譽, 還是為了劉易斯·沙菲爾的名譽,他們都不能背上這個汙名。
算了,也就是最後少噁心克勞斯一下, 反正他也快崩潰了。
路易決定講講武德,點到為止,放了克勞斯和公牛一馬。
之後的選秀大會,路易發起了另一場交易。
他拿著從公牛那強行要過來的次輪第八順位,連同10萬美元一起送到猶他,換來對方的首輪第二十五順位。
尼克斯用這個順位選中了克萊姆森大學的中鋒埃爾登·坎貝爾(Elden&npbell C)。
路易對坎貝爾有著一絲朦朦朧朧的熟悉感。
他的確想不起來關於此人的事例了,但這個名字的似曾相識之感,讓他確信此人的名字曾在前世走進他的耳內。
趙遠征也認為,坎貝爾是這個順位能夠選到的最好的球員。
熱火隊那邊,劉易斯·沙菲爾在路易的指導下,得到了1990年選秀大會次輪裡的最大遺珠之一——安東尼奧·戴維斯。
戴維斯也是這屆選秀少數幾個路易認識的球員之一。
在路易的前世,戴維斯是90年代步行者重要的內線支柱,與施密茨並稱為黑白雙頭怪。但在他報名參加選秀的1990年,他給人的感覺是即戰力不強,需要長時間的磨鍊。
所以路易沒有選他,而是選了坎貝爾,再把他推薦給沙菲爾。
沙菲爾對路易的信任已經達到了毫不懷疑的地步,想都不想直接選了。
結果,戴維斯對自己能否順利在NBA站穩腳跟的事情沒有把握,居然不尋求和熱火籤約,跑到歐洲去了。
當然了,這是後話。
1990年的選秀暗藏了許多球迷無法獲悉的花絮。
路易對克勞斯的窮追猛打,導致了他本人對工作失去信心,剛好,老闆也對他沒有耐心了。
選秀大會結束後,公牛隊宣佈,總經理傑裡·克勞斯因個人原因離職。
這個在路易的前世締造了公牛王朝的超級建築師,提前十幾年離開了他的崗位。
使克勞斯事業崩潰的始作俑者路易,感到了一絲無趣。
這就走了嗎?他還沒玩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