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疲憊的程敏政踏出文華門。
不提太子對河套太子府提出的要求到達新的高度,光聽到太子打算重建乾清宮、坤寧宮、端本宮時都修上淨室,已經讓他想面見弘治帝了。
為了弘治帝健康著想,每日只允許一人探望。探望名額囊括宗室和皇親。除了內閣每隔五日有一固定名額,其餘人想要探視都得排隊等,現在已經排到三月份!以程敏政現在正五品的官職,排隊明年都輪不上。
“程大人,三位閣老有請。”守在文華門的內閣誥敕房書舍人躬身道。
程敏政回頭望了一眼,跟著中書舍人去了文淵閣。
劉健、謝遷很忙。太子執拗地堅持攝政,還不愛看奏摺。他們不但要負責草擬,還需要摘錄每份奏摺的重點,方便宦官讀給太子聽。摘抄的事他們也可以不做,到時宦官讀什麼,太子聽什麼。劉健豈能容許宦官有干涉朝政的機會!哪怕工作量大增,劉健也要大包大攬。
李東陽重傷未愈,除非遇上特別難處理的政事,其餘時間李東陽都在太醫院待著,無法分擔政務。得知太子召見程敏政,李東陽回到文淵閣,提議劉健見一下。
“首輔大人,還是讓下頭的人別遞請安摺子了。皇上不看,太子也不會看。”
程敏政等候通報時,在門口聽了這麼一句。聲音溫潤,聽上去像謝閣老的。
“權利交接的特殊時刻,我們不讓他們也不會聽。尤其是太子喜歡別人毛遂自薦。阻了他們的青雲路,他們會記恨上我們。請安摺子無須摘錄,記下人名和官職報給太子即可。”劉健的聲音聽著比年三十的時候蒼老。
程敏政思緒飄遠:除了太子用行動強硬招攬的李東陽,劉健和謝遷的位置怕是要不保。太子何時更換內閣?他的機會有多大?
如果弘治帝能一直坐在龍椅上,程敏政會努力爭上一爭。可是換上不好相與、捉摸不定的太子,程敏政不敢輕舉妄動。他怕到時連太子府左長吏都做不了。
中書舍人得到首肯把人迎了進去:“程大人請進。”
程敏政想提議內閣把辦公之所搬到三樓,像集義殿的二樓會議室一樣,不容易把談話內容外洩。不過想想,對話外洩對此時的他們也是一種保護。太子動怒時不近人情、不看佛面。一樣是致仕,是榮養還是不體面的離開區別很大。
“首輔大人、李閣老、謝閣老。”程敏政一一請安。
謝遷很熱情地招待:“克勤快坐。嚐嚐殿下特意為皇上準備的玉米鬚茶。太醫說能減緩眩暈之症。”
年前程敏政回京,京官們對他只是面上客氣。待到太子攝政,誰見了他不是熱情籠絡的。外頭都猜測他能進內閣。和弘治十二年科舉前的情形一樣。
不同的是,當年弘治帝的確給過他承諾,因此才招來了莫須有的科舉舞弊。太子可沒承諾過什麼,一點讓人誤會的暗示也沒有。
“玉米的確是好東西。去年涼州一代乾旱,玉米的長勢還算不錯。弘仁殿的農技介紹說,玉米耐旱,除了出苗的時候其他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並不是高。殿下讓我們種的向日葵也是耐旱的。不止耐旱,還不怕土地貧瘠。涼州百姓靠著種植向日葵和玉米,過好了這個冬天。”
程敏政故意炫耀太子府的政績。這不是出於他的本心。內閣管不了太子府的。太子要求程敏政把向日葵誇到天上去,還准許透露瓜子可榨清油的訊息。太子想要讓哈密忠順王求著太子府到哈密種向日葵。
“克勤怕是忘了提羊毛。囚牛商行向涼州的羊毛作坊下了大單。不過老夫怎麼聽囚牛商行的陳大掌櫃抱怨涼州的羊毛賣的比大寧的貴?是不是克勤受了美人恩,一時失策了?”劉健說話時帶著嘲諷。兩人明面上失和多年。
程敏政長嘆一聲:“涼州百姓窮啊!全家六七口人,只能湊出一套出門見人的衣衫。下官瞧著不忍。好不容易讓他們能有個養家餬口的生計,不忍剝削太甚。大寧從韃靼人手裡收羊毛是壓了價的。達延汗也是大寧的議員,早晚會知道羊毛作坊的得利,他們也不怕激怒了達延汗。”
“以在下的看法,殿下弄出大寧是為了告訴百官土地不可廢棄,種不了地的地方還有礦能挖。百官們受了大寧土地拍賣的刺激,不會輕易把土地拱手讓人。只要哈密忠順王歸順朝廷一日,哈密就是朝廷的。”李東陽代替內閣三人向程敏政表達他們的意見。
雖然不知道太子和程敏政說了什麼,但瞧瞧太子對土地的狂熱佔有慾上,大家猜也猜得到。太子一下子丟擲開海禁、整肅漕運、改革鹽政、查辦貪瀆,就是不想百官們拖他的後腿。
“太子是大明的儲君,再怎麼樣也不會動朝廷的利益。太子想動的,一直是韃靼人的地盤。”程敏政笑道。
劉健重重一哼:“太子攝政,太子一舉一動代表朝廷。太子動了達延汗的利益,達延汗豈會罷休?韃靼的使臣剛離京。等達延汗知道皇上病重不理朝政,定會趁機發兵。到時針對的只會是朝廷,而不是小小的青土城。”
“首輔大人說得對。哪怕太子不動達延汗的利益,達延汗也會發兵的。”程敏政不為所動。他除了緊緊依靠太子已經沒有其他路可選。太子一心要哈密,他根本勸不了。唯一能勸的皇上又中了風。
謝遷用平和的語調中和劉健和程敏政之間的劍拔弩張:“太子府名義上隸屬朝廷。一旦達延汗發兵,希望太子府能協助朝廷,出一份力。”
謝遷的意思很直白。哪怕達延汗選擇攻擊哈密,對抗的主力也是朝廷而不是太子府。
青土城和大寧讓朝廷看到了北方草原隱藏的巨大經濟利益。太子和撒馬爾罕商人關係密切,玉米就是從撒馬爾罕商人帶來的。而哈密是撒馬爾罕、土魯番、東察哈爾汗國、瓦剌等通往大明的必經之地。朝廷必須控制哈密!
等海禁一開,以朝廷的名義與海外諸國通商,囚牛商行再也不能壟斷海上貿易。沒了囚牛商行,太子沒有本錢張牙舞爪。
朝廷真的不能再讓太子為所欲為了!
百官們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折騰。
劉健幾人更接受不了莊嚴雄偉、雕樑畫棟的皇宮有淨室的存在。
“下官做不了主。三位閣老可以和殿下商議。”程敏政一臉為難。
程敏政心想:劉健和謝遷敢開口,太子就敢讓他們致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