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當了十二年皇帝,除了駁斥,幾乎沒在朝堂之上罵過官員。憲宗皇帝有口吃的毛病,不想見官員就罷朝,連和官員吵架的機會都不給。
胡御史突然意識到,廷杖並不是最羞辱人的。太子的話比打在身上的廷仗更辱人。他呼吸急促,有當朝暈厥的徵兆。
“殿下,您要尊重老臣。”攙扶朱厚照的楊廷和不得不出面制止。
朱厚照冷冷一笑:“老臣要給小輩做出榜樣,展示廣闊的胸襟。本宮年歲小,說出的話童言無忌。老臣應該不會放在心上。”他不但嘴皮子利落,而且年紀也小。
胡御史面紅耳赤,身體搖搖欲墜。
弘治帝連忙同意賜下河套,讓李榮先把兒子“攙扶”下去。捨得留下一個皇太子當朝氣暈御史的壞名聲。
朱厚照離開的時候對首輔劉健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於是,迴文華殿“休養”沒多久的朱厚照,很快就收到了經過內閣蓋章的中旨。
“奉天承命,皇帝敕曰,皇太子朱厚照敏而好學、目達耳通、孝悌忠信,故賜予河套一地作為皇太子封地,外衛邊陲,內資夾輔。特許開太子府。欽此!”前來宣旨的蕭敬笑哈哈地把聖旨雙上捧上,“恭賀太子爺心想事成。”
朱厚照一臉訝然:“封地?河套太子府?”
他仗著皇帝爹的寵溺,加重受傷的程度跑到奉天門索要賞賜。皇帝爹為了圓他的面子,肯定會同意把河套賜給他。
但給皇太子賞賜封地、允許開太子府,簡直聞所未聞!皇帝爹善守成,卻不喜革新。真不像皇帝爹會搞出來的事情。
蕭敬有意討好,主動道明原因,“河套太子府是內閣與英國公商量後的決定。‘外衛邊陲,內資夾輔’,是指太子府仿照太祖時的燕王府,可掌兵管民政。”
朱厚照眼睛一亮,也就是說朝廷預設他在河套開一個小朝廷?
這把玩得有點大啊。
胡御史也是憑真才實學考中的進士,說妄動河套會挑起和韃靼的戰爭也沒錯。
韃靼對河套草原惦記了很多年。英宗時期,瓦剌佔了那裡發現了肥美的草原和鹽池。蒙古人嘗過甜頭,更加不會放棄河套。憲宗爺爺把人打跑了,但朝廷又無力實際控制河套。韃靼人偷偷摸摸地佔了一片又一片。威寧伯再一次把他們打退,但遲早會捲土重來。
鹽在中原是硬通貨,權貴們盯著鹽引不放。鹽在草原更是一種戰略物資。韃靼想要稱霸漠南,肯定要掌握鹽。河套可不止紅鹽池一處可以產鹽。據北上的囚牛商行的商隊回稟,河套的“居延澤有鹽,取之不竭”。
那群文官不懂得經營,只顧著盯梢他。自從老木匠在漢沽鹽池弄了風力水車,戶部學了去,在各個海鹽場推廣。甚至還學他利用解放勞動力的鹽戶押送鹽,減少運費支出。戶部看到了運用新技術曬鹽之後的產量,後悔把兩個鹽場租給他。估計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搞出么蛾子收回鹽場。
徹底拿下河套,他就擁有了河套的鹽池開採權,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收入。有了固定的收入,養活一整座皇宮便不在話下。
但太子府的餡餅來的太突然,朱厚照不太敢下口。
英國公心心念念想讓武官擺脫文官的束縛。英國公會同意朱厚照一點也不驚訝。
朝臣們都是老狐狸,內閣更是狐狸窩裡的狐狸精,怎麼會便宜他?
朱厚照摸摸下巴:“有貓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