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他經常去那裡,不論是幕後還是臺前演員都認識他,比如郭京非和光頭徐,以及雷大頭等等這些人。
二十分鐘後,公交車停在距離話劇中心300米的站牌前,下車還需要步行幾分鐘才能到。
話劇藝術中心建於95年,是由原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和上海青年話劇團這兩個著名的話劇表演團體合併而成,從成立至今,院長都是由原來人民藝術劇院的楊邵林擔任。
中國最出名的話劇院應該是北京的人藝和國話,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兩家出來的話劇演員都是響噹噹的大佬級別人物。
比如人藝四大金剛。
其實,上海才是是中國話劇的發源地,建國後,上海人民藝術劇院和上海青年話劇團,寫就了上海話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
只是上海這座城市的人對藝術追求不高,大部分人的心思都放在搞錢上,導致很多對藝術感興趣的人都往北京跑。
再加上首都北京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從往至此形成了國內最大的文藝圈子,也就是後來的京圈。
走進話劇院,很多認識陳新的都跟他打招呼,後來在娛樂圈中有些許名氣的演員沒見著,倒是碰見了郭彤彤。
便宜老媽是話劇院編劇,陳新以前經常來這裡,話劇院副院長女兒郭彤彤和他算得上是青梅竹馬。
她還是上戲05級的學妹,這段時間,陳新在學校見過郭彤彤三次,也不知道她最近在忙些什麼。
“小彤,你不在學校上課,怎麼跑這裡來了?”
看到是陳新,郭彤彤幾步走上前,嬉笑顏開道:“我爺爺叫我來的,也不知道找我什麼事,新哥,你是來報到的麼?”
“對呀!”
“那我們一起去找我爺爺。”
陳新和郭彤彤穿過走廊,來到副院長郭建中辦公室,卻發現她爺爺不在辦公室,打了個電話才知道在劇場。
當他們來到劇場,就見舞臺上的演員正在排練《雷雨》,而其中一個演員就是郭京非。
一個坐在觀眾席,七十歲左右的老頭看到他們進來,站起身朝他們揮揮手。
“爺爺。”
“郭爺爺。”
郭建中點點頭:“小新來了。”
“嗯,今天來報到。”陳新謙虛有禮的回答道。
郭彤彤抱著她爺爺的手臂開口道:“爺爺,你叫我來有什麼事嗎?”
郭建中和藹可親的反問:“爺爺沒什麼事就不能叫你來了?”
“當然能,可是我要上課呀!”
郭建中看向陳新,他說:“小新剛好也在這裡,那我就跟你們說了,劇院剛立了一個專案,我想讓你倆先練練手。”
話音剛落,郭彤彤脫口而出道:“什麼專案啊?”
“叫《蝸居》,這個專案是文廣傳媒和我們話劇院合作開發的,我已經向你楊叔提了讓你倆演其中兩個角色,你倆可要為我爭口氣。”
“放心吧爺爺,我肯定會努力演好的。”郭彤彤很高興。
雖然不知道演什麼角色,但這樣的機會對任何一個剛大學畢業的新人來說都是天大的機會。
可是陳新來說,這個機會卻讓他有些為難,因為排練話劇最少要兩上個月,巡演也要兩三個月。
而蘇曉華正在幫他爭取的資源差不多八月拍,如果拿下來,肯定沒時間排話劇。
處於難以抉擇的他想了一會下定決心說:“郭爺爺,我接了部電視劇,可能沒時間配合排練。”
聞言,郭建中看著陳新沉思片刻,要是以前,陳新肯定不會演什麼電視劇,去演電視劇的原因應該是他爸媽留下的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