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章臺。
謁者令面色恭謹地在前面接引。
李信健步,在宮中恣意地走著。
十二個高大的銅人在陽光下閃著光輝,銅人上掛著的燭臺正在燃燒蠟燭。四面的宮殿像是水洗過的,在湛藍的天穹下異常整齊,看著讓人心情舒爽。
來到十二金人面前,李信不由地想起往事。自從這十二金人鑄造起來, 先帝就和他漸行漸遠,臨終駕崩之前召見他,用意不言自明。
入了章臺,李信遙遙便看到了這裡面還有其他大臣陪同。蒙氏兄弟、張蒼、章邯,這幾人都坐在正殿裡,無形中對李信形成一種威懾。
李信此時有些懊悔,他還以為是皇帝一個人召見他, 沒想到還有二公二卿。他們不會等了很久了吧。
“末將李信拜見陛下。”
“勇武侯平身。”
“謝陛下。”
“來人, 賜座。”
李信作揖,隨後就盤腿坐在了座椅上。
“此番誘敵深入,驅退匈奴萬里,震懾東胡蠻人,功不可沒。”
“陛下謬讚。臣只是奉命行事。”
“不必推辭,此番你是首功,朕今日單獨召你來,正是想問問你,你想要什麼賞賜。”
“陛下,臣盡忠職守,恪盡本分,職責所在,不求賞賜。”
“這些時日,你不在咸陽城,但是也肯定聽說了咸陽城中的一陣又一陣腥風血雨。你此番得勝,正起到了安撫人心的作用。而且這宣揚國威在外,福澤後世子孫。你取得這樣大的功勞, 尚且不願意接受功勞,日後還有誰敢為朕效力呢。”
這咸陽城是去是留, 李氏一族興衰榮辱,全部都看今日李信會說什麼了。
“陛下,臣實在是並無他求,只想留在陛下身邊為陛下效力。臣聽聞任囂、屠唯趁著陛下巡視山東六郡,竟然發起突襲,隨後又逃往南疆一帶,盤踞至今。末將請命出戰,拿下叛將,收回那二十萬精銳。”
章邯聽了,自然坐不住了。
他沒有功勳,本來就壓不住那些將領,如果把這個帶兵打仗的機會讓給李信,那他以後更難服眾。
此時的章邯,尚且還沒有見到章豨。僅僅是咸陽城一些蝦兵蟹將,都難以懾服,更不用說李信了。
護軍都尉執掌天下軍政大事,持有虎符,如果不能服眾, 天下各處將領就會各自擁兵自重。
尤其是荊楚之地的趙佗、池武, 山東六郡的楊繆從、衛通,巴蜀的李氏父子。
正在章邯分外焦灼之際,扶蘇道:
“追繳叛將的事情,現在還不急。這些時日,你先留在咸陽城中。朕聽聞今日城中百姓對你夾道相迎,分外熱情,可見勇武侯深得人心。”
“陛下,末將的功勞,都是一箭一箭射出來的,末將從來都是奉命行事,咸陽百姓喜愛末將,想來也是這個緣故。”
“勇武侯和大柱國一樣,都是我秦國的軍魂所在。”
從前李信因為年輕口出狂言,又因為背後沒有大家族勢力支撐,所以他即便躋身眾多王侯之中,也沒有什麼優越感。
唯一的優越感都來自皇帝和立下的奇功。
谷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