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望除掉孟昶,花蕊夫人就是自己的了,沒想到老大捷足先登,他心裡這個氣啊。
在花蕊夫人成為趙匡胤的妃子之後,趙光義曾在背地裡偷窺花蕊夫人,被趙匡胤發覺了,氣得老趙撈起身邊的玉斧,一斧子扔過去,趙光義十分狼狽地走開了。
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到。
在一次射箭派對上,趙光義張弓搭箭,一箭將花蕊夫人射死。理由只有一條:擔心兄長沉迷美色,耽誤國事,所以辣手摧花,將花蕊夫人殺死,這是幫著兄長“清君側”,希望兄長能及時醒悟。
趙匡胤心知肚明,但是看在同袍手足的份上,沒治他的罪,因此,懷疑是趙光義毒死孟昶的,大有人在。
也有說孟昶是自己病死的。
《錦裡耆舊傳》記載,孟昶從成都來到東京後感到身體不適,趙匡胤派人給他醫治,病情越來越嚴重,從這點看來像是病死的。
除此之外,好像沒有其它的文獻典籍記載孟昶生病的事,而且之前,孟昶也沒有得病的徵兆。
孟昶死後,李太后表現相當反常。兒子死了,她一聲也沒哭,一滴眼淚也沒掉。如果孟昶是病死的,老太太能不哭嗎?
她在孟昶的靈前灑酒於地,道:“我既然不能為社稷而死,那麼苟活在世上也是種恥辱,我之前一直忍著不死,是因為你還活著,現在我已經沒有活著的必要了。”從此,李太后開始絕食,幾日後氣絕身亡。
總之,孟昶帶著亡國的屈辱和仇恨,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薨了。
無論多麼大的家業,如果不努力,遲早會為自己的安逸和懶惰買單。
◆ 花謝花飛蕊滿天
後蜀亡,花蕊夫人被押解入宋。是何原因,花蕊夫人又被尊為芙蓉花神的呢?這就說到她對孟昶堅貞不渝的愛情。
孟昶暴亡,花蕊夫人被趙匡胤納為妃子,但是花蕊對孟昶的愛一點都沒有減少。她畫了孟昶的畫像,掛在寢宮內偷偷祭拜。
一不小心,這事被趙匡胤發現了,花蕊夫人謊稱自己拜的是送子公公張先,說供奉張先能得子。
這下好了,宮裡大小妃嬪,聽聞拜張先能得子,紛紛到花蕊夫人宮中照樣畫了一幅,都供奉起來。後來畫像傳到民間,所有想要孩子的人家也都爭相供奉,香花頂禮,至今不衰。
紙終歸包不住火,這個畫像是孟昶的事兒還是被趙匡胤知道了,他屢次要求花蕊夫人交出畫像,花蕊夫人堅決抗旨不交,趙匡胤拿她也沒辦法。
拜張先求子,宋元時期,民間確有流傳。北宋散文家蘇洵在還沒有子嗣的時候,求了一幅張先的畫像,時常奉祀,數年間竟然得了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父子三人並稱“三蘇”。
此事被蘇洵記載在他的《嘉祐集》《題張仙畫像》中。後人有詩為證:
道人念我書無傳,畫圖卷贈成都仙。
雲昔蘇夫子,建之玉局禱甚虔。
乃生五色兩鳳鵷,和鳴上下相聯翩。
趙光義對花蕊夫人也有過交集,一日,趙匡胤率親王和後宮宴射於後苑,趙匡胤舉酒勸趙光義。趙光義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為我折枝花來,我就飲酒。”趙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時,趙光義引弓將她射死。
此事,也被蔡京的兒子蔡絛記錄在他的《鐵圍山叢談》裡,“一日眾獵苑內,花蕊在側,晉邸方調弓矢引滿擬獸,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
鮮血染紅了院中的芙蓉花,人們出於對花蕊夫人的敬仰,就尊她為芙蓉花神。
對這樣一個與三個皇帝有緋聞的“亡國之妃”,千百年來,花蕊夫人一直是文人騷客筆下的一個鮮活的存在。
就在趙匡胤整日纏綿在孟昶和花蕊夫人之間,不得解脫之時,一封八百里加急,打破了大宋朝堂的寧靜,蜀地出事了!
十萬蜀軍雕面惡少兒,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