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的空虛混沌如墨似淵,深沉到彷彿容納了一切,又彷彿沒有容納任何東西,只餘下純粹的混沌之水。
那道光執行在水面上,日復一日,也不知過去了多久,某一日光醒了過來。
望著一片無際的混沌之水,光似好奇似欣喜,他遊蕩在混沌之水中。
遊蕩了不知多久。
暗色調的混沌虛無空洞的可怕,彷彿沒有任何東西存在著。
光厭倦了,他為這虛無感到了厭煩,他決定做些什麼。
某一刻,光投入其中,施造化之功,展創造之能。
蘇雲緩緩地說道,“這創造的奇妙與神秘,‘非形之筆墨’所能寫盡,‘非訴諸言語’所能話透。”
眾人痴迷地聽著聖子講著故事。
作為娛樂貧瘠的原始社會,他們哪裡聽到過這麼新奇和有趣的故事,卻是一個個入了神。
這會見到聖子停了下來,眾人心中一急,抓耳撓腮了起來。
特別是隨著故事的講解,他們也漸漸明白了什麼,更是為接下來的故事好奇不已,心如貓撓,癢得很。
“聖子,那光接下來怎麼了?”石頭迫不及待地問。
“是啊,它做了什麼?”青陽問。
一道道聲音七嘴八舌地響起,顯然是著急了。
老龜從入迷中被打斷,頓時紅了眼睛,“別停,繼續啊!”
蘇雲微微一笑,如他們所願繼續道,“光的意志超越時空、不生不滅、無形無像、是無限、永恆的絕對存在,也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和聖潔的光輝。”
“第一天,光發出了他的第一道意志,深沉空虛無一物的混沌中,也響起了第一道聲音。”
“光!”
如墨似淵似永恆黑暗的混沌中,伴隨著這道聲音的出現。
在這一刻,混沌被光明所充斥。
混沌中出現了黑白兩色。
那些似有形又似無形、似有質又似無質、形而上又形而下的東西,第一次開始有了明確的分辨,所有模糊的、無法描述的、無法分辨的東西在這一刻開始清晰了起來。
它們被賦予了形象定義。
“某一刻,光望著混雜在一起的光暗,他覺得光是好的,於是將光與暗分開,稱光為晝,稱暗為夜。”
“從此有了晚上,有了早晨。”
“第二日,光還是覺得單調,於是念動之間,用他那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力量、開始了造物。”
“他造出了陸地,接著又造出了水。”
“眼見水和陸地擠在一起,他覺得不妥。”
光曰,“諸水之向要有空氣隔開。”
“他那無所不能的力量,使得純淨的空氣在天地間出現,並稱呼其為天。”
第三日,光曰,“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
“於是,水和旱地便分開,光稱旱地為大陸,稱眾水聚積之處為海洋。”
“眼見世界有了大致的模樣,光覺得世界單調了一些。”
“光又吩咐,‘地上要長出青草和各種各樣的開花結籽的蔬菜及結果子的樹,果子都包著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