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秒後,於專家好奇道,“學東西要錢麼?”
趙學延啞然失笑,“不用。”
於專家又看了他兩眼,“那我不學,再見。”
他現在還不是一方學術巨頭,大國士呢,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京城大學物理系研究生,還不滿25週歲呢。
趙學延笑著起身,“對了,方不方便留個聯絡方式,之前你在門口,和那個女士互相堵路的場面,我覺得挺有趣,就拍照紀念了,等洗出來給你郵寄幾張。”
“當然,這也是侵犯了兩位的肖像權,如果你覺得不合適,我就把底片銷了。”
之前的雙馬尾孫大姐也是個英雌啊。
就像是於專家的老領導老郝在路邊邀請他加入氫·大蘑菇組時說的那樣,一旦加入放棄學業、放棄論文、放棄出國……家人也不知道你是做什麼的。
左右鄰里會以為你犯了錯,被髮配走了,外界都聯絡不上的。
未來在緊要關頭,於專家扛著病體攻克大蘑菇,孫大姐是一個人都快生二胎了,拖著病體一個人去醫院,兩個孩子基本是她一個人帶到大,生其他病沒力氣去醫院……
好不容易放假回家一次,於專家跑去醫院想抓藥,醫生問具體情況,一問三不知,還是孫大姐一個人扛。
她是扛下來的。
還有不少和於專家一樣的科研工作者,衛國奮戰者,都是妻離子散,媳婦跑了……
要是21世紀10年代,他們這類奉獻者肯定不會這麼苦悶狼狽,可這個年代,真不能隨意洩露。
比如21世紀10年代,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專家出個門就遇到意外身亡的。
這話下,於·敏腳步一頓,回頭看看趙學延手裡的相機,才點頭,“也行,你寄到京大給我。”
之前雙馬尾快速遠去時,他也盯著對方背影看了好久的。
等趙總走出了麵館,於專家已經走遠了,他思索了一下,覺得即便那位不想學強身健體的體操,估計也沒大事,這個位面趙總已經做了很多事。
一些飢餓方面的事,大機率不會發生在國內了,都轉嫁到外面了。
這次來京城,他也只是旁觀下各種物資運輸、後勤之類事件,都進展到什麼程度了……沒想到逛個50年代京城,還能巧遇於大佬相親事件。
就挺有點歷史見證感的。
另一方面,同樣還很年輕的袁老爺子,都經過港大的運作邀請他去港大一起合作研究一些農業發展專案了,這件事,都不用趙總多做什麼,只要把專案方向定一下。
然後把世界各國的現有資料,和各式各樣不同品種水稻給備齊,那位自然會發揮自身的能力才敢,把飢餓這種最恐怖的人類天敵給乾的七零八落。
那位也不需要再走那麼多彎路去研究什麼紅薯和西紅柿了。
一個紅薯就是能漲到十七斤半,即便放在21世紀似乎也有點看頭,可是這種嫁接技術改良出來的種,下一代就又恢復最初的普通種子形態,只有量變沒有質變。
袁老爺子還是提前進入水稻行業,更合適,這個世界即便也是無靈,他提早研究一些年,再加上延壽多活一些年,最終的水稻成果估計還會有新的突破呢。
他這次來京城前,也見過袁老爺子,特地叮囑港島那邊做好一切後勤工作,現在才來京城就遇到了於國士,真讓他有種恍惚感。
這就是一個國士輩出,風雲激盪的大時代啊。
就是於專家講兒童故事能力有點勁,未來經常處於失聯狀態的他回家給很少見面的兒女講睡前故事,都是,有個動物園裡住了很多動物,有獅子老虎大象……等等,一開始還是正經故事。
跟著畫風一轉,這大象呢,是非洲象,高3點5米,重可能3到6噸,耳朵特別大,得有一點五米,千足四趾、後足三趾,21對肋骨,最大呢,可以有26尾椎骨……
科學家講故事,連說帶比劃,全是資料。
不等他去給兒女描述其他動物資料,一對兒女就昏昏欲睡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