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早春淅淅瀝瀝下了場小雨,百姓都說是好兆頭,宮裡頭的貴人們也就著春雨辦了場賞燈宴。
說是與民同樂的賞燈宴,達官顯貴們心知肚明,太子弱冠之年,可東宮連侍妾都不曾有,朝中多次上書請皇帝早日為太子選妃,以固國之根基。
太子殿下品貌非凡,登高配位,能力出眾,深得皇上信任,卻從不近女色。
京城才貌雙全的女子數不勝數,可從沒有人能和這位太子殿下有過風流佳話。
這賞燈宴,由貴妃娘娘一手操辦,醉翁之意不在酒,說白了就是給太子殿下選秀。
無數拿了帖的女兒家,在賞燈宴這天,都早早打扮起來,點那最香膩的胭脂,描起長眉,就盼著在賞燈宴上一鳴驚人。
入了東宮,哪怕是一個位分最低的奉儀,待太子繼位,那也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京城裡適齡的女子削尖了腦袋都想進東宮。
當今聖上泰康皇帝已知天命,而立之年嫡子出生後,十多年間,後宮都無所出,大位繼承權可以說早已在太子之手。
太子李承基,風華正茂,尊貴無比,天下妙齡女子無不想嫁給他。
賞燈宴結束這日,小雨也澆不滅各大府邸的激動與期待,宮裡御前大太監來來回回跑了四次。
不到一個時辰,整個京城都知道了那四道旨意。
太子妃為內閣秦閣老嫡女秦央,太子良娣為平南候之女葉青蕊,太子良媛為督察院御史之女祝嬋娟。
定安伯二房嫡女裴知意為太子昭訓。
按照老祖宗留下的典制,太子宮中正妻是太子妃,從一品,妾有五級:良娣,正三品;良媛,正五品;承徽,正六品;昭訓,正七品;奉儀,正九品。
這四位位分有高有低,但這進宮時間又各不相同,太子妃守孝期未過,婚事又要大半,宮裡把婚期定在了早秋。
按照欽天監的細細推演,良娣和良媛分別定在了,來年春天的四月和六月,太子昭訓則在一個月後。
對這太子妃之位花落誰家,在聖旨下來之後還是有些嚼頭的,那內閣秦閣老嫡親孫女秦央連賞燈宴都沒去,坐在家裡就得了個妃位。
反觀平南候之女葉青蕊,與太子是遠房的表兄妹,皇后在世時還常常接了她去宮中小住。
平南候府上下都把大小姐當成了準太子妃看,到時一門兩後那就是天大是榮光 !
誰知一道聖旨下來,打破了所有人的幻想,百姓們妄議長短,朝臣琢磨風向。
但不管如何,太子成婚,總歸是一片喜事,街頭巷尾都在津津樂道。
而此時平南候府一片慌亂景象。
“滾出去!誰都別進來!”屋內乒乓亂響,時不時傳來物件破碎之聲。
葉青蕊的貼身丫鬟扒著門縫不住的勸:“小姐!小姐!”
“大喊大叫成何體統?都散了吧。”
世子夫人趕到時屋裡已經沒了聲響,她對門口跪著的一排丫鬟婆子再三叮囑,不許任何人把今天發生的事傳出去,然後徑直推門進了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