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船上想東想西的,可以打發時間。”寇洋一副很遺憾的模樣點了點頭。
才看見少年手持偽造的關稅徵收權委任書,在棧橋上與士兵爭執,接著少年就做出抱著非死即活的決心,稱呼羅利為老師,試圖打破窘境的大膽舉動。
以為少年是個行事大膽的人,卻發現他的個性頗為溫馴,但對金錢的執著心又比人強了一倍。
還有,這樣的少年似乎是個學生。
羅利在前往藍海城的途中遇上牧羊少女時,也被勾起了興趣。
對於少年,他同樣有著很深的興趣。
寇洋為何會在這種地方徘徊,為何會落得買下偽造證書和一堆明細表的下場?
雖然,羅利很想追根究底,問個明白。
但如果草率地發問,寇洋很可能會像貝殼一樣緊緊閉上外殼。
說到學生,給人的印象就是愛喝酒、賭博,跟著走上詐騙之路,最後還變成小偷。
沒有什麼人比在附近徘徊的學生,更容易遭受世人迫害。
看寇洋表現出來的害怕模樣,應該也是因為他切身明白,世人對於學生的認知是多麼地冷淡。
所以,羅利一邊讓臉上浮現商業洽談用的笑容,一邊發問說:“對了,學生也分為好幾種,你學什麼啊?”
世上的流浪學生,有一半純粹是自稱為學生,壓根沒有好好上過課。
話雖如此,識字的寇洋,應該不是其中一員才對。
羅利疊好紙束,發出咚咚咚的聲音,讓紙邊對齊。
這個時候,寇洋顯得有些猶豫地開口說:“那……那個我是學……法學……”
“哦?”
寇洋的回答讓羅利感到意外。
他學習法學,是想當高階祭司嗎?
想當學生的,不是家境富裕而想要消遣時間的人,就是不想繼承家業,但想成為優秀人物的人。
又或是,不想工作而以學生自稱的人。
很少有人會因為很想學習某知識而當學生。
在這少見的人數當中,學習法學的人更是特殊的一群。
不想進入寺廟,但想在官方里擁有地位。
會來學習法學的,都是些抱有像寇洋這樣,聰明又狡猾的想法的人。
“可可是……因為沒辦法持續付學費……”
“所以,被學校趕出來了?”
羅利擔心,要是等到寇洋把話說完,恐怕得等到天黑。
於是,主動發問。
寇洋聽了,輕輕點了點頭。
一般都是由學生們互相出錢聘請博士,然後向旅館租來一間房間或是向有錢人租來房子,聽取講課。
所以,繳不出學費,當然會被趕出來。
雖然,世上流傳著有聖人讓鳥兒去偷聽講課,然後聽鳥兒說出的內容自己學習的故事,但就算要編造奇蹟讓世人相信,也該有個限度。
而且,聽說如果沒有贈送禮物,大部分的博士甚至不願意好好回答學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