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下了馬車,看到兒子在喊,也是歡喜地露出笑容。
“銘兒!娘來了!這些天可有好好地讀書?”
李氏又有許久不見兒子,立刻走進院子抱住了他,一陣親暱地詢問著。
其實自銘兒跟著葉子皓、葉青凰他們搬回家中,她就可以搬回來住,天天和兒子在一起。
但她不甘心回來操持家務卻掌不到公帳,事事都要找公爹請示。
何況她若搬回來,夫君自然也會搬回來,到時夫君買賣賺到的錢,豈不也要交到公帳上?
至少在鎮上時,錢都是交到她手中的,她管住了自家小帳。
而且她知道兒子在葉家過得好,凰丫頭並未苛待她兒子,她樂得有人幫自己養兒子,何樂不為?
只是這次夫君回去竟和爹孃兄長商量起明年擺攤賣糕點的事兒,爹孃都同意他做這門生意,也讓他在門前擺攤。
但這筆生意,能不能做還看家裡人同不同意,因而,他要小年就搬回家,一方面張羅過年、一方面也要學著做法。
爹孃兄長自然支援他,還把她訓了一頓,讓她好好做個媳婦,不要再丟李家的臉。
沒辦法,今天就早早回來了,不然她非拖到大年三十回來吃年飯不可。
李氏在和兒子說話,葉青楓將帶回來的一簍菜提下來,就先去找爹說話。
葉子玉也下了馬車,和從廚房走出來的大伯行了禮,便去找葉青凰。
“嫂子,上回佩兒姐的事,真是抱歉,我若知道她會生出這種事來,當初就應阻止娘接她過來住的。”
葉子玉進屋就和葉青凰說起上回張佩兒的事。
雖然這事其實也與她無關,但她已經嫁人了,自然明白若是孩子有閃失,將是怎樣的後果。
對於葉子玉的歉意,葉青凰到是不甚在意地笑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孩子安好,你也不必介懷。”
葉青凰自己清楚,其實當時並沒有什麼事,只是後來張佩兒要打她,她躲到姐妹們身後突然看見銘兒衝了出來,怕銘兒捱打受傷,這才受了驚嚇。
但這事兒自然不能怪銘兒,要怪當然都怪生事的張佩兒,以及帶回張佩兒的婆婆。
只能說有驚無險,過去了就過去了。
葉子皓在屋簷下和周子康說話,他早就去信給周子康,談了明年合作的事情,早點說也能給周家一個思考的時間。
今天周子康來,自然要給予答覆的。
當然現在不是細談此事的時機,周子康只簡單表達有意合作,具體下午再談。
眼下年關,周子康也沒什麼事情做,又是剛成親的,葉家重視葉子玉,周家自然也重視葉子玉,周子康在家陪媳婦的時候還是很多。
何況還要與葉子皓談生意,挑在今天回來再是合適不過。
周子康是聰明人,與葉子皓心照不宣,表達了意向之後便不說了。
葉子玉甚至還不知道這件事呢。
很快,葉子玉就和周子康回二房那邊,走前看向站在屋簷下的兄嫂,無奈道:“哥,關係是關係,過年是過年,嫂子剛進門,這年難道還不回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