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然,他在“論道室”裡並沒有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這樣回應道:“陛下曾經說過,世間萬千大道都是密切聯絡、殊途同歸的,不論劍道、符道還是感情之道,都是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
近日,每當顧旭在“論道室”裡爭論不過別人時,他就會搬出一句“陛下曾經說過”。
這情形就像他前世寫作文時,每當想不到合適的名人名言,就會即興編造一句“魯迅曾經說過”一樣。
鑑於何逸群喜歡四處遊歷、性格又不太靠譜,“論道室”中難免有人對此表示懷疑,問道:“何前輩,陛下真的說過這些話嗎?您大部分時間都不在洛京,應該很少有機會見到陛下吧?”
顧旭理直氣壯地回應道:“你們要是不信,就去找陛下本人求證吧!”
紫府軍的年輕修士們,自然不敢因為這些芝麻小事,去打擾皇帝。
於是他們只能默默嚥下這口氣,任由“何前輩”在“論道室”裡盡情嘚瑟。
不得不說,“論道室”確實為顧旭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自他登上皇位起,整個大荒的命運便與他緊密相連,這份重任如巨石般壓在他的肩上,讓他倍感壓力。
而與此同時,他身邊的許多人似乎都因他身份的變化而變得疏離,在他面前都表現得必恭必敬,不敢再像過去那樣暢所欲言。
但顧旭終究還只是個即將滿十九歲的少年。
即便將前世也算上,他也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大學生而已。
他依然渴望與同輩人交流,渴望有緩解壓力的途徑,不想年紀輕輕就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孤家寡人。
在“論道室”裡,他看似戴著一副面具,然而流露的卻是內心深處真實的自我;而在現實生活中,他雖以真面目示人,卻無形中戴著一張名為“君王”的偽裝。
…………
聽聞何逸群前輩即將回到洛京,李昀早早地備好了禮物,打算前往何府登門道謝。
這不僅僅是因為何前輩曾多次為他答疑解惑,給予寶貴指點,更因為何前輩助他擺脫了一個棘手的困境。
最近在修煉《夏皇經》時,他發現這部功法的真元運轉路徑與自己熟練掌握的“雷音劍法”存在不少衝突。
自他更換修行功法後,他的劍招開始變得磕磕絆絆,不再流暢,真元難以迅速地轉化為劍氣釋放出來。
面對這樣的困境,身為第三境修士的他絞盡腦汁也未能找到解決辦法。於是,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何前輩請教。
他原本以為,何前輩並非專精劍道的修士,面對這樣複雜的問題,恐怕難以給出切實有效的建議。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何前輩竟輕描淡寫地說道:“你練的這部劍法缺陷太多了,我拿去幫你改改。”
僅僅一天之後,何前輩就將煥然一新的《雷音劍法》交還到李昀手中——不僅解決了真元運轉路徑的衝突問題,還使得劍氣的殺傷力大幅提升。
李昀對此瞠目結舌。
他深切地感受到,何逸群前輩真是個深藏不露的高人!
何前輩在世人面前所展示的才能,只是他浩如煙海的本事中的冰山一角。整個大荒的人們,都大大低估了他的真正實力!
“難怪陛下會對何前輩另眼相看,特別邀請他而非其他第六境修士進入‘論道室’,為紫府軍的修士們指點迷津,”李昀心中暗自感嘆,“畢竟,唯有像何前輩這般全能的修士,才能肩負起如此重要的使命。”
正因如此,李昀對何前輩滿懷感激之情。
在他內心深處,已然將何前輩視為一位有實無名的老師。(本章完